正文
目录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
第三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第二章 再构区域空间布局 加快全域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坚持“一心引领”
第二节 强化“两带驱动”
第三节 做强“多点支撑”
第四节 统筹“全域一体”
第三章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加快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第一节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第二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第四节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第四章 再造黄石工业 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之城
第一节 推动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第二节 突破性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节 超前布局四大前沿产业
第四节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第五节 高质量发展建筑业
第五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
第一节 构建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第二节 深入推进产业融合
第三节 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
第六章 推进数字化转型 加快建设数字黄石
第一节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第三节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
第四节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七章 再创生态生活品质 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
第一节 优化城镇体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功能
第三节 提升城市品质
第四节 加强城市管理
第八章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第五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九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三节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五节 支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第十章 再塑综合功能优势 加快打造现代港口城市
第一节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第二节 推动“四港”联动发展
第三节 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第十一章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节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第三节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第一节 提高就业和人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三节 全面推进健康黄石建设
第四节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第五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第十三章 坚持以长江大保护为引领 加快建设美丽黄石
第一节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第二节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节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四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节 提升依法治市能力
第三节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第四节 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
第十五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黄石
第一节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第二节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四节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强化规划落实保障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健全政策协调机制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黄石深化和拓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十四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城市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进入全国城市竞争力百强、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大冶市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九年九进位,阳新县进入中部县域经济百强。17家企业进入全省制造业百强,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城市转型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等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作为真抓实干典型被国务院通报表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成长壮大,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56%,居全省第二,连续10年蝉联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大冶湖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拉开。黄石城区、大冶湖新区、大冶市、阳新县同城化发展加速推进,基本实现规划、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四区N园”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大冶湖生态新区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4.5%,居全省第三,大冶市、阳新县分别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示范县城。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区·铁山区一体化、新港强区扩权、黄石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区镇一体化等改革稳步实施,突破了制约黄石发展的最大瓶颈。稳妥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承诺预办、先建后验”试点被国务院通报表扬,黄石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和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要素保障、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
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港联动”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黄石新港2015年开港,建成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口岸扩大开放和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综保区和智慧口岸建设加速推进,率先在全省实现多式联运铁水通关一体化。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0亿美元,连续11年入选全国外贸百强,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棋盘洲、武穴长江大桥即将建成,武阳高速、有轨电车、沿江大道全线开工,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430公里,大冶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黄阳快速路、园博大道全线开通,完成湖滨大道、大泉路等城市主次干道改造,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城区黑臭水体清零,乡镇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城市品质提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4个,改造棚户区房屋7.7万套,建成各类公园38个,改造城市绿地面积310公顷,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节水城市复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和“碧水、绿岸、洁产、畅流”四大行动扎实推进。复垦工矿废弃地7万亩,造林绿化60多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9%,“治土”经验在全国推广。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成功举办湖北省首届园博会。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新增学位3.5万个,高中教育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立柱建梁”,城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获批全国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94个,3A级以上景区达到18家,成功举办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等重大活动。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快于GDP。脱贫攻坚顺利收官,全市13.0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易地扶贫搬迁3674户,阳新县成功脱贫摘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近40和62平方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市域治理现代化稳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们站到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澎湃,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有利于黄石发挥工业基础优势,催生新发展动能,推进“三链融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同时,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我市实体经济、对外开放等带来较大影响。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黄石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沿江开放新高地。同时,节能环保要求更加严格,我市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紧迫。
从湖北看,我省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湖北空港双枢纽即将形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向东拓展延伸,有利于黄石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更大程度集聚要素资源,加快科技和产业创新,构建新的比较优势。同时,区域竞争加剧,黄石加快发展刻不容缓。
从黄石自身看,经过多年持续转型,产业基础优势不断蓄积,大临空、大临港功能不断强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发展势能将集中释放;“四区N园”加快布局和建设,有效破解发展空间瓶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国家跨境电商试验区、国家综保区等重大政策利好叠加,将给黄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同时,我市仍然存在发展空间制约、发展动能不足、长江大保护任务艰巨、旧城改造欠账较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农村发展不够等短板弱项。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黄石将全面迈入机遇叠加期、转型发力期、区域融合期、功能拓展期、品质提升期,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将迎来一个又好又快的大发展时期。我们必须主动承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发展战略定位,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三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描绘了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展望二三五年,我市全面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湖北对外开放桥头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大幅跃升,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功能全面凸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法治黄石、平安黄石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强市、健康黄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黄石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依托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主动对接长三角为支撑,深化动能、产业、功能、生态、空间五大转型,丰富和拓展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再造黄石工业、再构区域空间布局、再塑综合功能优势、再创生态生活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努力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黄石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各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机制,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黄石落地生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更加注重共享发展,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速换动能、转方式、优布局,拓展转型内涵,提升转型质效,推动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三、发展战略定位
依托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主动对接长三角,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三大支撑”,充分发挥黄石在全国、全省和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高端产业引领、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四大功能”。
“一个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四个再”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五大转型”,丰富和拓展“五城”内涵,不断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大黄石都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达到160万人以上,加快向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迈进。
“三大支撑”: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巩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成果,深入实施“三个四”产业体系优化工程,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建设“五个基地一个先行区”,在全球、全国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迈向中高端,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产业名城。
——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全面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推进水铁公空“四港联动”,形成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大交通、大物流、大开放格局。
——湖北对外开放桥头堡。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综保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和智慧口岸等开放平台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度和口岸通关效能,打造内陆沿江开放新高地。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全市经济总量确保2500亿元、力争3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美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质量、产业能力、产业生态、产业链条、产业规模全面提升,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突破,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之城。
——创新发展活力实现新跃升。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凸显,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长江中游同类城市最具创新活力之城。
——区域空间布局实现新跃升。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环大冶湖区域发展向纵深推进,沿江高质量发展带和临空创新发展带基本形成,“四区N园”支撑作用全面凸显,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实现翻番。
——城市功能优势实现新跃升。大临空、大临港功能全面凸显,“四港联动”的多式联运带全面形成,区域经济枢纽、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市场枢纽等功能不断强化,对外开放水平和能级显著提升,区域辐射力持续增强,鄂东消费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就业创业中心地位巩固,基本建成现代港口城市。
——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长江大保护成效全面凸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高质量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15分钟生活圈”全面形成,基本建成山水宜居之城。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矿冶文化深度开发利用,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市域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一体两翼”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黄石样板”。
第二章 再构区域空间布局 加快全域一体化发展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
第一节 坚持“一心引领”
以环大冶湖发展为核心,推进开发区·铁山区、大冶城区、新港园区“一湖两岸三地”一体化发展,打造黄石未来城市中心。
一、强化全域一体化核心引领功能
坚持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明确功能布局,提升环大冶湖区域主导产业能级、交通区位优势、科技创新水平和要素集聚能力,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经济带现代港口、光谷科创大走廊活力区、新型城镇化承载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黄石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引擎。统筹大冶湖北岸和南岸开发建设,推进城市空间南向大拓展,再跨大冶湖,穿越父子山,实现黄石、大冶、阳新无缝衔接,打造全域一体化发展的枢纽,推动形成“环两湖跨两山”(环磁湖、环大冶湖,跨黄荆山、跨父子山)的未来城市发展格局。
二、推动环大冶湖区域互联互通
坚持交通先行,推动环大冶湖区域互联互通,打通断头路,加快支路网系统建设,增加路网密度,健全道路网体系。谋划实施新港至光谷、跨大冶湖连接阳新县城等新通道。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步伐,构建有轨电车、常规公交一体化等公交系统,规划建设大冶市城区至汪仁镇区有轨电车线路,加速城市公交站点布局,完善城乡公交网络。
三、高起点推进大冶湖核心区建设
以黄石教育城、科技城、卫生健康城、文化旅游城“四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大冶湖新区道路桥梁、给排水、综合管廊、电气照明、绿化、交通及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游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把大冶湖核心区打造成为黄石的科创中心、会展中心、文旅体育中心、行政副中心、城市会客厅“四中心一客厅”。
第二节 强化“两带驱动”
发挥黄石大临空、大临港优势,推动块状组团、扇面发展,形成两翼齐飞、雁阵发展格局,打造支撑黄石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两翼”。
一、打造沿江高质量发展带
推进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与阳新韦源口、黄颡口一体化发展,逐步向白沙、浮屠、阳新城区、陶港、富池拓展,规划建设滨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以临港经济为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沿江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滨江绿色城镇连绵带。聚焦发展临港经济,大力发展港口物流、金属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等核心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粮食精深加工、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兼容产业和配套产业。
二、打造临空创新发展带
推进黄石临空经济区、开发区·铁山区、下陆区、大冶湖高新区、黄石港区一体化发展,向北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打造临空产业聚集区,向西对接光谷融入科创大走廊,承接科研创新产业转移,形成对接武汉的快速通道、创新发展高地和连接长江、武汉光谷的发展带。聚焦发展临空经济,大力发展与航空相关联、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形成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等临空高端物流产业,及航空保障相关的航空区域总部、航空金融与保险等临空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临空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建设高端花卉产业带、高端水产养殖产业带、高端水果外销产业带三大临空农业产业带,探索发展临空特色农业集聚区。
第三节 做强“多点支撑”
突出“四区N园”和重点乡镇组团,加快新一轮园区布局和建设,做强块状经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打造黄石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四区
聚全市之力推进四大主战场开发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主阵地、人口集聚新城区。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商住设施及休闲娱乐配套,由生产型园区向综合型城市转型,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黄石新港园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一流综合性港口建设,完善提升枢纽设施功能,发挥港园一体、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综合优势,培育金属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导支柱产业,打造黄石沿江工业集聚带、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
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全面提升园区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创新能力、经济产出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一大研发服务基地+两大综合服务配套区+六大产业园”发展布局,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黄石临空经济区。加快黄石临空经济起步区和临空经济发展区建设,对接光谷建设保安湖科创园,构建高端制造、智能物流、科技创新、生活服务、生态农旅等“五区”发展格局,建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二、N园
建设一批以临空、临港配套产业为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智慧园区,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梯次接续的重要增长极。支持黄石港临空商务产业园打造以临空总部商务、未来科技、商贸会展和科创文旅四大组团为主体的黄石临空商务经济核心区。支持西塞山临港产业园打造港城融合先行区、高端制造集聚区、绿色发展样板区和体制创新示范区。支持下陆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以“进口为主、出口为辅”的国际空港物流节点基地、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支持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
三、多镇群组团
立足各乡镇区位交通、特色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以保安、陈贵、灵乡、富池等10大中心镇为节点,辐射带动重点镇和一般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镇群组团。重点打造“保安-还地桥-东风农场”临空镇群组团、“河口-氵韦源口-金海-黄颡口”临港镇群组团、“汪仁-大箕铺-大王-太子”环大冶湖镇群组团、“金山店-茗乡-陈贵-灵乡-金牛”绿色转型镇群组团、“殷祖-刘仁八-三溪-王英-军垦”农旅融合镇群组团、“排市-龙港-洋港”特色边贸镇群组团、“白沙-浮屠-陶港”滨江高质量发展镇群组团和“木港-枫林-富池”农工贸镇群组团。
第四节 统筹“全域一体”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点面支撑、多点发力,构建全域一体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深入推进“五个一体化”
推动规划、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各县(市、区)互动、融通发展。加快编制完成并实施全域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形成“中心+组团+重点镇”的全域一体开发格局。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实现各县(市、区)产业统筹规划、协调联动、错位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竞争力强的块状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形成差异互补、市域一体的要素市场,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在全市域内高效配置。加强各县(市、区)道路交通、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对接、建设协同,形成有机衔接、安全畅通的基础设施体系。以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医疗资源集团化联网共享、社会保障政策无差别和转接无障碍等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全市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支持各县(市、区)立足资源承载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打造更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增长点。
大冶市。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纺织服装和临空经济相关产业,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力争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前五十强。
阳新县。重点发展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先进制造、绿色建材、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和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区域性物流枢纽,力争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黄石港区。重点发展壮大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数字创意等产业集群,争创全国现代服务业试验区、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域临空先行区、美好生活引领区。
西塞山区。重点发展特钢、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特钢基地、长江中游港口货运总部中心、黄石沿江高质量发展带引领区。
下陆区。重点发展新材料、铜金属、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业,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华中临空跨境电商集聚区、湖北大健康产业样板区、鄂东商贸服务核心区、黄石智慧城市先行区。
开发区·铁山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黄石高质量发展龙头、全域一体化发展核心、改革创新的前沿。
三、构建全域一体化体制机制
坚持全域协同、重点突破、合力推进,建立健全全域一体化组织架构,统筹研究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协调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难点问题,谋划实施一批一体化标志性工程、一体化重点项目和一体化重大改革举措,推动全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三章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加快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三链融合”,推动由产业产品创新向系统构建创新体系转变。
第一节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全链条构建“平台+产业+人才”体系,实现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着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科创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
一、加强创新开放合作
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推动创新平台共建、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政策互通,加快建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协同发展区。加快推进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科创岛、光谷东科创产业园建设,发挥园区研发实验、企业孵化、资本对接、成果转化、招才引智等功能,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加强与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对接,积极发展上下游和配套产业,打造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延伸、要素配套以及项目外溢的承载地。立足黄石产业需求,积极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布局建设离岸科创中心。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黄石产业园发展。
二、优化市域创新布局
推进多层次创新示范、科创园区建设,加快构建融通协作的区域创新共同体。支持大冶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和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支持阳新县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推动大冶湖高新区提档升级,争创全省一流园区。支持黄石高新区建成创新型科技园区。培育创新型科技园区,高标准建设黄石市科技城,打造全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样板区和高新产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区。推动黄石临空经济区加快建设大冶湖科学岛、光谷东大学城、临空区科创园等科技园区。支持在黄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
三、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推进“三链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实现科技成果供给端、需求端、资金端精准对接。鼓励企业根据转型升级需求,主动承接和转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引导企业加强原创技术和前沿技术储备。围绕黄石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领域,支持企业、产业联盟开展面向高校院所的技术难题竞标、科技悬赏等“研发众包”。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共性技术平台,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第二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计划,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生态孵化链条。深入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继续推进“雏鹰计划”,孵化和培育一批科技型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在项目用地、科技研发项目申报、研发补贴、科技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比重达到75%。
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聚焦重点支柱产业高端领域、关键环节、技术难题,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推动产品迈向中高端。加快在高品质特殊钢、铜及铜合金、铝合金等新材料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印刷线路板、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材料及关键设备开发。加快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输送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研发。加快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化学药、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加快中高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关键零部件研发。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场装备、自动化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集成。
三、推进科创平台建设
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各类产业创新平台,到“十四五”末,实现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两个全覆盖”。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推进磁湖汇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黄石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鄂东检验检测技术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扶持龙头企业和在黄高校争创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组建行业研究院,开展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组建200家市级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黄石分中心建设,建设鄂东技术交易大市场和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或中试生产线,培育、引进和发展100家以上技术转移示范企业、示范机构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双创”平台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转型。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创新平台聚才、市场引才、柔性引才工作机制,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到“十四五”末,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70人。
一、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
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优化实施“新黄石人”“东楚英才”计划,精准引进一批产业发展紧缺的“高精尖缺”核心技术人才,跟踪培育一批优秀双创战略团队。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定期发布制度,完善产业人才引育、产业人才金融扶持等激励政策,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积极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布局建设离岸科创中心,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探索建立吸引国外高科技人才的管理制度,柔性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深入实施技能人才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培养等新模式,大力培养一批产业技术骨干、名师、名医、文化名家、农村实用人才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建设技能培训学院,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培养示范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我选湖北·留在黄石”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集聚优秀大学生在黄石创新创业。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探索人才专窗、专线、专员等个性化服务模式,推动人才超市提档升级,完善“人才卡”服务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人才落户、职称评审、交通出行、医疗保健、子女入学、住房保障、证照办理、创业孵化、投资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研人员权益分配和激励政策,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鼓励支持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人才之家”,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要素服务保障。
第四节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激励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和开放包容的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一、健全创新投入机制
健全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实施财政资金“拨、投、贷、补”联动,推广先投入后补助、以奖代补、贴息补助、股权投资等资助方式。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其他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商业保理、股权质押融资等新业务,推动科技型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和发行债券。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组织实施三丰智能设备生产线系统开发应用、振华化学超细粉体喷涂技术转化及产业化、华力科技高性能镁铝合金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重点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项目。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建立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力争每年推动100项以上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及产业化,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0亿元。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组织优秀专利项目参加专利技术对外交流活动,推动专利技术转化交易。建立专利预警和侵权快速处理机制。
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加大对创新文化的宣传,开展各类创新评选活动,树立一批自主创新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公众科技素养,引导公众参与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第四章 再造黄石工业 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之城
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黄石产业发展的核心,实施“三个四”产业体系优化工程,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实现规模再造、能力再造、链条再造、质量再造、生态再造。力争“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打造1个过3000亿级(新材料),3个过500亿级(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以及3个过100亿级(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纺织服装)的产业集群。
第一节 推动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全面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夯实黄石经济发展底盘。
推进原材料向新材料产业升级。充分发挥黄石钢、铜、水泥等原材料的特色优势,重点实施新冶钢系列环保技改、宝钢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项目二期(退城环保搬迁改造)工程、阳新弘盛铜业有限公司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石等项目。推进新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依托新冶钢、宝钢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特种装备和重大工程特种优质钢,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特钢基地。依托大冶有色、华中铜业、宏泰铝业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优质高性能金属材料及产品,打造中国铜基新材料基地。依托华新水泥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制品、机制砂石等新型建筑材料,打造中国绿色建材基地。
推进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向生命健康产业升级。坚持以打造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为目标,以劲牌、青岛啤酒等企业为龙头,实施劲牌健康白酒产业园、湖北海越麦芽25万吨麦芽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健康白酒、高档啤酒及无(低)糖饮料等健康饮品。依托劲牌持正堂、远大医药等龙头企业,加大药品研发力度,实施劲牌持正堂药业配方颗粒二期、朗天药业智能化生产车间及研发中心、楚天香妆芳香产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发展化学原料药、高端制剂、中药新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等医药产品,探索发展新型生物疫苗、个性化靶向用药、干细胞制剂、新型生物检测试剂等新产品。积极发展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等医疗保健器械、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
推进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产业升级。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思路,打造全国知名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围绕汽车、建筑、机械等行业需求,发展高层立体、高速穿梭、智能分拣等现代输送高端装备。以三环锻压为龙头,重点发展数控金属成型与特种冶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加强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的推广应用,推动模具制造产业园建设,形成完整模具产业链。加快发展粮食等大宗经济作物农机装备,加快研制高端农机产品。
推进纺织服装向现代服装产业升级。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以“美尔雅”“美岛”为龙头,提升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黄石文化特色的网络潮牌,发展时尚休闲、时尚牛仔、时尚运动等系列产品。探索发展具备人体生理指针探测、智能设备集成等功能的新概念服装,加速培育个性化定制服装新模式。打造中部地区现代服装生产基地。
第二节 突破性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发展壮大战略性先导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实施锐科激光项目、广合科技PCB智能化制造、禄亿LVG晶圆再生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壮大“光芯屏端网”产业,打造全国电子信息基础产业基地。以关键激光材料、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中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推动PCB产业向PCBA(电子装联)延伸,建成全国最大PCB产业集聚区。密切跟踪激光显示、3D显示、互动显示等新兴显示领域。引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加快发展健康、医疗、娱乐等领域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涵盖芯片设计、电子标签制造、读写器具生产与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发展高端电子元器件。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紧扣汽车绿色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以整车、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为发展重点,实施超卓装备制造项目、铁流志恒汽车零部件项目、融通高科锂电池基础材料产业基地二三期等重点项目,形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技术相互融合、整车与零部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优先发展中高端乘用车,培育发展物流、市政环卫、旅游观光等新能源专用车。积极参与汽车、电子信息、互联网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围绕高效节能装备、高效热交换装备、先进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实施东贝机电全生态圈制冷压缩机智能制造产业链构建及延伸、下陆光大(黄石)静脉产业园、湖北绿邦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依托东贝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制冷压缩机,加快发展高效热交换机、车船用散热器、船舶LNG燃气系统等产品,形成行业领导品牌。依托光大环保、大江环保等龙头企业,推进非金属矿产和金属矿产循环利用,加快推进污染防治装备、生态修复用材料及环境监测装备等产品发展,打造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园。
加快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以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黄石为契机,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铁前一体化云边端协同智能制造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加快基础网络及安全体系建设,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工程,鼓励劲牌、华新水泥、东贝等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创新资源共享、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融通发展。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内网改造,接入二级节点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第三节 超前布局四大前沿产业
从长远战略需求出发,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高度关注“归零”的颠覆性革新技术,超前部署启动“2030+”前沿领域创新发展计划,抢抓前沿产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打造未来黄石制造业的创新高地和重要增长极。
航天航空产业。依托装备制造和材料产业基础,加强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工艺产品的自主化和产业化,突破新型航空航天及发动机、导弹等关键核心材料技术。主动对接武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湖北省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推动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飞机改装和维修等相关领域发展。积极引进火箭发动机、雷达系统、无人驾驶飞机等重点项目,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创业孵化的新模式。
集成电路产业。围绕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新芯等集成电路项目,加快建设硅晶片、IC载板、封装基板、数字电源芯片及系统、平板显示驱动芯片及驱动系统等一批配套项目,着力提升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引进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着力突破核心材料、配套设备、封装测试等“卡脖子”技术,大力发展低功耗、低时延的通用型芯片,积极提升产业能级。
人工智能产业。围绕武汉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科大讯飞等前沿研发项目,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软硬件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融合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向相关产业融合渗透为导向,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链。积极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开发创新平台,在智能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关键领域谋划一批技术攻关项目。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抢抓临港产业发展机遇,瞄准公务执法救援船舶、生态环保船舶、豪华邮轮等细分领域,围绕船舶动力、机械、电子系统,积极发展船舶装备制造、LNG等新能源船改装项目。聚焦先进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巩固海洋用石油管、石油机械材料配套发展优势,引进深海油、气输送设备、深海钻机装备项目。
第四节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实施产业龙头培育工程。加大力度引进制造业领域的“头部企业”,提高产业链发展水平。实施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更多细分行业领域“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支持产品市场评价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面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推动重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提升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省级以上“隐形冠军”企业过100家。
实施装备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技改计划,实现退城入园扩规改造一批、产品升级改造一批、工艺流程升级改造一批、装备升级改造一批、环保安全设施升级改造一批,坚决淘汰落后产品、工艺、设备和产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强基工程,着力提升产业装备、技术研发水平,不断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到2025年技改投资年均增长超过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
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创建“黄石制造”品牌,深入开展标准领航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制定重点领域质量安全标准、绿色设计和生产标准。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5个。
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统筹推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打造特钢、铜基新材料、新型建材、PCB、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健康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纺织服装等10个重点产业链条。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增强本土上下游企业配套能力,形成多渠道、多层次供应链稳定保障系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经济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第五节 高质量发展建筑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发展方向,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培育和壮大建筑企业,努力打造“黄石建工”品牌,支持殷祖古建做大做强,培育房建总承包特级企业3家,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30家。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和绿色建筑,扩大绿色建筑重点实施范围,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完善建筑业市场监管,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促进建筑企业争创优质工程,争创国家鲁班奖1-2项,力争每年获得湖北省优质建筑工程奖楚天杯项目不少于10项。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加强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产业队伍。
第五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不断为全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供给。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建成全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
第一节 构建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实施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计划,重点打造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六大主导产业,统筹抓好科技服务、康养服务、居民服务、房地产等产业发展。
商贸流通。加快新型商圈建设,打造黄石港、磁湖南岸、团城山、大冶湖等核心商圈。积极引导传统零售业向体验式、高品质、智能化、社群化转型,各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条以上有特色、有品质的商业街。加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繁荣夜间经济,支持餐饮、特色小店、商场、老字号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培育一批线上线下多渠道消费打卡地、网红新地标。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旗舰店、体验店,发展原创品牌概念店、定制店。加快社区便民服务发展,加快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优化网点设施布局和“十个一”工程建设,推动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建设一批具有物流集散、批发交易、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建材家居、农产品、汽车交易服务等专业化市场。
现代物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物流枢纽、物流通道建设,完善城乡物流配送,构建高效绿色物流体系,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支撑黄石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物流枢纽建设,重点推进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黄石智慧临空物流园、临空跨境电商物流园等物流枢纽平台建设。畅通内外物流通道,完善铁、公、水运等站场集疏运体系,加快融入国内国际联运体系。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推进城市配送节点建设及配送渠道下沉,推动邮政、快递、第三方物流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构建高效绿色物流体系,加快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专业化物流。
金融服务。围绕打造鄂东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证券保险体系,为黄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港口金融等新业态,全面提高金融业服务能力。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现有企业技改扩规、新上项目投产达效、隐形冠军培育的支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平台债权融资及社会资本的引进,重点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实施“金种子”计划,推动优势企业上市。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创新保险产品,拓宽保险覆盖面及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打造世界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长江中游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鄂东运动休闲之都。依托山水生态、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工业遗址、都市观光、生态度假、农业休闲、红色文化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建设长江右岸都市文化体验旅游带、鄂东乡村山水人文休闲旅游带。围绕体育制造、体育培训及体育服务,擦亮“乒乓名城”招牌,建设乒乓球国际培训交流中心,打造国乒节、磁湖国际水上运动节、父子山国际登山节等一批文化娱乐消费品牌,做强体育产业。加快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创意设计的运用,积极融入一部手机游湖北平台,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推动文体旅游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力争创建5A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旅游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8%。
商务服务。以会展经济、电子商务、商务咨询为重点,打造现代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会展经济带动作用,积极承办矿石奇石、特钢及铜产业、保健酒行业等会展项目,打造鄂东会展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工业电子商务,鼓励专业市场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大企业网络集采集销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转型。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打造一批知名电商产业园、电商特色镇(村)。全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商消费体验中心。壮大商务咨询服务主体,积极发展专业咨询、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引导一般性商务咨询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信息服务。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软件产品在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应用,促进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以数据供应链引领物资链,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推动软件产品研发和应用,加快软件与各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支撑重点行业领域转型发展,支持工业企业利用软件技术提升自身创新发展能力。
科技服务。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发挥黄石制造业产业优势,强化研发设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互促共进,打造一批面向服务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和行业应用数据中心,加强工业设计数据资源中心、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培育发展研发外包、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等重点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第三方服务等新业态。围绕检验检测体系、主体及服务水平,重点实施国家特殊钢等各大产业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能力。以壮大科技咨询服务主体为重点,扩大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等服务范围,积极发展科技咨询服务。
康养服务。以医养融合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集现代养老、健康服务、康养旅游为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打造鄂东医养中心。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推动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养老服务发展。积极推进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建设,鼓励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科技助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家政、预约医疗保健、老年教育、电子商务、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综合化服务。大力发展康复医学、医疗保健、健康保险、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推进康复护理中心建设,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依托医疗及生态资源,建设黄石生态医疗养老中心、七峰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盘龙山医养融合示范区等康养基地。
居民服务。顺应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引导居民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网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病患陪护、婴幼儿看护、家庭用品配送、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房地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摄影扩印服务等综合性基础家庭服务。加快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重点培育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家政龙头企业,逐步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鼓励家庭服务企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线下互促发展。
房地产业。针对尚未开发且存量住房用地较大的区块,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创新,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向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转型利用,促进房地产用地结构调整,建立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体的多层次供应体系。引导以经营为主的城市综合体拓展为生活空间、社群中心,在儿童成长中心、家庭运动中心、家庭体验中心、婚庆中心等细分市场上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依托磁湖、大冶湖、仙岛湖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会展、体育休闲产业环境,大力发展面向中高收入人群的旅游、商务、度假、体育、养生等休闲地产。大力发展以地产为平台、产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的产业地产,通过“园区+社区”“房东+股东”模式,打造“留产业、留人才、留税收”产业高地。
第二节 深入推进产业融合
一、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趋势,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到2025年,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逐步提高,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两业”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着力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深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建设一批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着力打造全市“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原材料工业和服务业融合步伐,推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加强新能源生产使用和制造业绿色融合,推进消费服务重点领域和制造业创新融合,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质效。
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效应,激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提升平台型企业和机构综合服务效能,释放其他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
二、加强农业与服务业融合
健全完善农村电商、农村金融、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机租赁等农村服务体系,增加乡村优质服务供给。积极挖掘大冶、阳新农村消费潜力,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镇、示范村建设,以“现代农业+田园旅居”的思路,打造一批高品质的田园旅居康养示范,推进大冶全域休闲和阳新多业态融合。以创建阳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冶国家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为抓手,鼓励创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大冶、阳新发展智慧农业〔16〕、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共享农业,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积极搭建农产品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两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名优特农产品全国销售。
三、促进服务业各产业融合
物流+商贸。支持黄石新港依托港航物流、多式联运等优势,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冷链贸易中心等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做大做强临港贸易。
数字技术+新消费。顺应后疫情时代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改变,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宅经济”“夜经济”“云生活”,推进新零售、新金融、新媒体、新娱乐、新供应链进社区,激发消费活力。
商贸+商务。围绕万达、武商、居然之家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一批大型商圈、特色街区、商业步行街、总部经济集聚区,培育壮大电商经济、楼宇经济。
生态+文化+体育+旅游。推进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华新水泥旧址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旅游,以仙岛湖、保安湖、东方山、龙凤山为代表的生态度假旅游,以奥体中心、国乒基地以及美丽山水资源为依托的体育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品牌。
大数据+康养。改造提升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传统服务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示范区。
第三节 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
促进服务业提速升级,深入实施全市服务业“五个一批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每年扶持5-10家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服务业重点企业,打造一批五亿级、十亿级服务业企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
实施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10个以上业态先进、规模较大、带动效应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不断增强投资和项目建设对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创建一批服务业重点品牌。每年培育5个以上效益好、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重点品牌,不断提升服务业品牌核心价值。争取一批服务业品牌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和国际知名品牌行列,形成完善的服务业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机制,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和提升水平对服务业品牌建设的要求。
打造一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示范园区。围绕“四区N园”打造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示范园区,创建一批省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培养和引进一批服务业领军人才。适时开展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强化人才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挥人才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的良性互动,把我省打造成为高层次服务业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地和智力经济特征明显的人才高地。
第六章 推进数字化转型 加快建设数字黄石
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加快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水平,争取我市数字经济建设步入全省前列。
第一节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基建发展速度,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布局建设高端前瞻的创新基础设施,力争实现全市新基建速度和规模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一、布局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高速、智能、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5G+光网”双千兆城市建设,建设6000个以上5G基站,实现市县主城区、“四区N园”等重点区域5G基础设施全覆盖。推进IPV6规模部署应用,争取IPV6根服务器或根镜像服务器在黄石布局。推进城市“视频+物联网”融合建设,推动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
二、构建新算力基础设施
推进数据中心资源规模化集聚,统筹高性能计划、边缘计算等设施布局,形成多元协同算力体系。按需推进辐射鄂东南智慧黄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鄂东云)扩容升级,构建数据蓝海。统筹推进各县(市、区)大数据中心建设,支持社会化的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鄂东“算力高地”。
三、打造新技术基础设施
积极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服务体系。围绕公共安全、政务服务、数字资产、供应链溯源、联合征信、公示公正、数据安全等领域,打造数据能力中台、业务协同中台和智能技术中台,建设数字黄石人工智能公共平台、智能视觉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区块链服务平台,提升各领域业务应用智能化水平。
四、完善新安全基础设施
推进网络运行安全设施建设,打造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平台,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政务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技术检查,加大对物理、网络、主机、应用、终端、数据等全方位覆盖的综合防护。建设安全可信支撑设施,加快政务云平台建设,扩大数字证书应用范围,打造面向新型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的一体化协同作战指挥平台。
五、建设新载体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黄石科技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研孵化载体建设。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实验室,提升科技、产业、人才创新平台能级,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数字技术融合、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载体。
第二节 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加快突破数字经济新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黄石打造成为湖北数字经济高地。
一、促进产业数字化
着力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探索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加快培育黄石特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云”上产业链和虚拟产业园。创新“生产+服务”产业模式,扩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订单农业、“直播+助农+电商”等现代农业新模式。
二、推进数字产业化
实施数字产业培育工程,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建设数字产业供应链。建设覆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等完整产业链的大数据融合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三、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区域数字资源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与数据流通。加快区域间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实现区域优势资源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各类实用型人才。鼓励高等院校在黄建立信息化人才实训基地。
第三节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
加快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全面融合,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
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文旅、交通等方面的需求,推动智能服务普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升级改造智慧教育平台。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建设黄石AI影像云中心、重大疫情信息平台。打造智慧交通平台,建设交通运输管理指挥中心和城市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拓展智慧民生服务,探索智慧民政、智慧文旅服务,做优智慧人社服务。建设“东楚通”App服务门户,夯实智慧社会治理和服务基础。
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因地制宜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深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升级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治理中枢,实现基础设施“一体支撑”、数据资源“一湖融通”、产业经济“一网转型”、城市治理“一网通管”,构建黄石“城市大脑”。
三、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以现代农业园区、规模设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大农村电商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支持力度,加快与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对接,推动“一村一品一店”发展。持续深化信息进村入户,优化乡村网络硬件设施。推进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加强涉农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共享,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
第四节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实现科学化决策、精准化治理和高效化服务,打造黄石数字政府品牌。
一、加强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加快建设黄石“数据湖”,形成全市数据资产中心。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更新、交换制度,加强数据质量标准化管理,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考核评估机制。推进数据开放和资产运营,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谋划政务大数据应用、产业大数据应用项目,充分发挥数据在商用、民用、政用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二、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效能
推进黄石“市民之家”信息化升级,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促进与全国全省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建设业务协同中台,推进信用平台升级应用,为部门业务协同运行提供共享服务。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互联网+监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合一通办的政务服务模式。
三、构建科学精准治理体系
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打造信息共享、相互推送、快速反应、联勤联动的指挥中心,实现在长江大保护、河湖治理、污染防治、雪亮工程等重点治理领域“一屏全览、一键触达”,探索大数据辅助决策的社会治理新方式。
第七章 再创生态生活品质 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打造山水特色鲜明、功能配套齐全的山水宜居之城。
第一节 优化城镇体系
以全域一体、产城融合为导向,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突出大黄石都市区的核心引领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发挥小城镇联结城乡作用,构建大黄石都市区框架下的“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郊区新城)”新型城镇体系。
一、建设大黄石都市区
有序拓展黄石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构建以黄石城区、大冶城区、黄石新港、大冶湖新区四个组团为核心,阳新城区、黄石临空经济区两个组团为拱卫的大黄石都市区,形成“一湖两岸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环两湖”“跨两山”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城市功能分区,突出错位发展,实现各组团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协作、交通便捷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
二、推进县城城镇化
抢抓阳新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和大冶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机遇,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加快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打造全国县城城镇化的样板。实施大冶实验高中新校区、阳新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阳新体育公园、大冶舒逸苑养老中心等项目,促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实施大冶市垃圾分类中转站、阳新县城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等一批项目,促进县城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实施一批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项目,促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实施一批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项目,促进县城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
三、大力发展块状经济
支持各县(市、区)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文章,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品”“一镇一业”,做大做强块状特色经济,做强兴县富民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将西塞山区的河口镇,大冶市的大箕铺镇、还地桥镇,阳新县的富池镇、浮屠镇等都市区周边乡镇培育成未来城市宜居宜业的人口集聚地、“卫星城”。
推进小城镇建设。以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黄石为目标,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重点建设保安镇、陈贵镇、灵乡镇、金山店镇、氵韦源口镇、白沙镇等特色产业强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金牛镇、王英镇、龙港镇、枫林镇等文化旅游名镇。
培育创建特色小镇。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培育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打造成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升级的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和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支持大冶青铜文化小镇、茗山芳香小镇建设,培育殷祖古建小镇、王英仙岛湖国学文化旅游小镇、金海白茶小镇、华新水泥文化小镇、下陆跨境电商小镇、太子豆腐小镇等特色小镇,力争创建1-2个国家级、3-5个省级特色小镇。
第二节 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公共交通、能源保障、给排水和防涝排渍四大体系,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带动力。
一、构建畅通路网体系
聚焦破解城市交通瓶颈,加快实施重点道路建设工程,形成“对外联通、组团畅通、对内环通”的现代化城市交通路网体系,打造畅通城市。健全水铁公空交通网络,形成对外高效联通、对内有机衔接的武汉城市圈交通网络和相邻城市间“1小时经济圈”。实施中心城区“南北向、东西向”轴线通道工程、沿江大道(含沿山段)、新黄思湾隧道、大棋路快速化改造、大泉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黄石城区与大冶、阳新快捷路网建设,规划建设环大冶湖绿色交通网,完善城市“快速中环”路网,构建中心城区组团间15分钟交通圈。围绕解决“行路难、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推进沿湖路改造、李家坊、陈家湾立交改造等项目,加快立体交通、城市断头路和城区次干路、微循环路及背街小巷道路建设,推进城市交通“微循环”,建成环磁湖快捷内环。
二、构建绿色公交体系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推进有轨电车一期、二期、三期项目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公交智慧化改造、城市新能源充电桩、智慧停车引导系统建设,建设车桩相随、智慧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万个、充电站300座。完善公共交通站点周边慢行接驳系统、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系统,推动城市慢行系统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以有轨电车和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为辅助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6%以上。
三、完善给排水和防涝排渍体系
加强城市居民饮用水源、备用水源的保护与管理,配合老城区道路改造,实施花湖水厂二期、西塞水厂牯牛洲长江取水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王英水库水源地保护及城乡供水工程,同步实施供水管道迁改工程,到2025年城市设计日供水能力达到73万吨/日。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实施黄石市排水管网修复与改造、胜阳港泵站改造及磁湖排江通道改造等项目,加快建立完善高效的城市排水排污防涝体系。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施城市积涝点综合整治、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城区排水防涝能力倍增,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
四、构建现代化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电网,实施湖北华电退城入园2×660MW超临界机组、黄石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站等项目。推进老旧小区供热、供气、供电等传统能源设施改造升级,新增供气管网1500公里、供热管网70公里、供电线路2250公里。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实施黄石综合能源站、阳新富池LNG罐箱集中储备加注和多式联运等项目,推动油、气、电、风、光储多能互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比达到18%。加强能源应急储备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应急储备基地、石油储备库建设,打造中部地区天然气应急储备战略基地。加快建设区域煤炭储备、交易及物流配送中心,增强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第三节 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山水人城共融共生,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一、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坚持“宜居方便、功能配套、大方美观、文化浓郁”的要求,在建筑、功能、风格上总体谋划、分区设计,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所有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建设完善老旧小区及周边养老、育幼、停车、便民等配套设施,实现小区智慧安防、物业管理全覆盖,提高老城区宜居品质,促进新老城区均衡协调发展。
二、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根据未来城市人口与服务发展需求,科学规划生活圈层级体系,构建以15分钟步行为主导,以公共交通、自行车绿道交通为补充的便民生活圈。突出服务、应急、活动、便民四大功能,合理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快建设完善新老城区、工业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聚焦“衣食住行、文教体卫”基本生活服务,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社区生活。
三、完善城市公园绿道体系
突出黄石山水资源特色,以城市山水骨架为支撑,大力推进公园体系、绿道体系和配套体系建设,建成显山露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实施大众山生态公园、黄荆山公园、青龙山公园、西塞山公园等“百园城市”建设工程,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郊野公园、山地公园、城市公园、绿道公园四级公园体系。高标准建设沿长江、环磁湖、环大冶湖城市绿道,重点实施“一江三湖”景观带建设项目。新建城市公园100个以上,实现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机制。
第四节 加强城市管理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推进“城市细管、城市智管、城市众管”,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治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一、强化城市规划引领
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强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合理规划城市雕塑,充分体现城市山水园林特质、矿冶工业文明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城市风貌和品质内涵。
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违法建筑、占道经营、高空抛物、违规饲养畜禽、噪声污染以及交通秩序等重点治理,建设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数字城管提档升级,建成市、县、乡(镇)三级数字城运中心。
三、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动城市治理资源下沉社区。推进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城市管理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鼓励、引导多主体全方位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
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放宽、优化和规范城市落户门槛,建立健全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三权”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放心落户城镇。深化居住证制度,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以及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当地城镇户籍人口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新市民归属感安全感,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参政议政、参加社会(社区)管理,在就业进城、生活进城的基础上,实现“身体进城”“心理进城”。
第八章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节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三纵一横”乡村区域发展布局为引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黄石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和高效生态型农业转型。
一、构建“三纵一横”乡村区域发展布局
“三纵”。东部沿江绿色发展先行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黄石新港多式联运,沿长江布局、发展沿江乡村特色产业。中部特色农业示范带:依托大冶湖高新区、大冶市区、阳新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西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依托武汉光谷、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和黄石市区、大冶城区,着眼配套黄石临空经济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横”。依托幕阜山脉和大广高速、杭瑞高速,以生态保育、生态涵养为底色,打造南部幕阜山农旅生态示范带,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二、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在58万吨以上。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现代农业装备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行动。加快推进黄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试验)中心、平台和示范基地。重点抓好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香型水稻、菜果茶、水产等优良特色品种繁育。到2025年,建设完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
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突出镇域经济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重点发展“双水双绿”产业,鼓励发展油茶、蔬菜、苎麻、中药材等产业,到2025年,全市生态综合种养、果茶产业面积分别超过100万亩,油茶、蔬菜、苎麻、中药材等产业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35万亩、5万亩、8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一批高效农业基地。实施农业优质品牌创建提升工程,提升“黄石稻虾米”等六大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拓展“韦源口螃蟹”等一批湖北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两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和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依托黄石临空经济区,打造出口农产品品牌。
四、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聚焦优势主导产业,突出集群式发展,深入实施强链稳链补链项目和“农业+”战略,推进农业与科研、加工、旅游、电商、康养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着力拓展“农业+”功能,扶持一批融合发展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建示范点、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重点支持大冶市建设全域农村休闲示范县(市)。
五、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村社共建”和联合社培育。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主体,支持专业服务公司(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省级5家以上,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每年培育家庭农场100家以上。
第二节 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
坚持“除险保安、排灌结合、生态完善、功能提升”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性、基础性重大水利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着力构建工程良好、用水高效、体制健全、机制灵活的农田水利支撑体系,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
一、构建现代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推动以“一江三湖一河”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补齐防洪工程短板,构建“蓄洪有处、堤防稳固、排洪通畅”的防洪体系。加快长江沿线及干流堤防提档升级,推动以大冶湖、网湖和保安湖为重点的湖堤防达标建设,重点实施大冶湖流域及富水流域防洪综合治理、长江堤防提标及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8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加快山洪灾防治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到2025年,确保重点中小河流及治理山洪沟达到10-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富水干流达到20-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主要湖泊达到20-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二、构建水资源高效供给保障体系
以长江、富水、王英水库供水为重点,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提高城乡高品质水资源保障水平,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加快建成江河湖库互联互通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丰枯调剂、多源互补,打造河湖生态廊道,提高生产用水保障水平。
三、构建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强化水环境协同管理,推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敏感区保护,扩大江河湖泊生态空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强化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着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重点实施三湖一河(大冶湖、网湖、保安湖、富河)、一江两库(长江黄石段、富水水库、王英水库)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到2025年,重要河湖生态水量保证率达到80%以上。
四、构建水利综合管理体系
聚焦“智慧管水、协同治水”,加快建成黄石智慧水利决策管理平台。加强大坝安全监测、水情测报、通信预警和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提高水利自动化预警、监管、管控水平。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要江河湖泊水文监测站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立健全水利监管法治体系,加强水行政综合执法。建立治理与保护多元投入机制,加强水利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
一、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
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安排镇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环境整治,推动乡镇、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强化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加强农村建房管理,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建设一批“荆楚”风貌的美丽村镇和民居建筑。
二、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污染管控和环境治理,净化农业产地环境。全面推进河塘清淤整治、河湖渠水系连通、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乡村增绿工程,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森林乡村”“生态村镇”。
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推动农村改厕后续管护规范升级,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协同推进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两网”融合。建立“四有”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改善村容村貌。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坚持建管并重,提档升级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加快实施“双车道”“微循环”“旅游路”“平安路”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龙峰”旅游公路、环大冶湖旅游公路等乡村旅游公路、县乡干线公路、乡镇至行政村节点路网等项目。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路灯亮化、“快递下乡进村”、“气化乡镇”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万公里,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三、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探索“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治理模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三型”党支部创建工作,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强建实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完善“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三级自治体系,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百姓“点单”,政府配送的公开文化服务模式,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祠堂转化为文化礼堂,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全覆盖,传承和发展古村落古民居、农耕民俗、孝德文化等乡村传统优秀文化。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转化应用,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承包土地经营权登记和抵押贷款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二、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基础工作,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切实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充分盘活集体资产。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三、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吸引企业、能人、市民下乡兴乡,着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难”“融资难”“用人难”和供地用地问题,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供销社改革,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完善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减贫发展支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和农村小康成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财政投入、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强返贫致贫监测,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配套设施,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反贫困能力。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防止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向相对贫困地区倾斜,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动力。继续坚持和完善地区、部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持续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确保全市贫困发生率控制在0.05%以下。
三、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农户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以及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分红等财产性收入。健全乡村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各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加强普惠金融供给,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加。
第九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化、专业化转型。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机制建设。力争每年引进1-2家央企,到“十四五”末,全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00亿元。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全面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制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畅通惠企政策落实渠道,推行“免申即享”,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积极推进新型政银担保合作机制,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培育。
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放开行业限制,鼓励非公制企业并购、参股、控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间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深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工作,使各种所有制资本竞相发展、互促并进、合作共赢。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价格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完善公平竞争和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形成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规范守法的市场体系。
一、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工业项目供地改革,推进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工改商”、“标准地”出让模式,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精细化管理。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深入推进“新黄石人”计划,实施“资智回黄工程”,创新“岗位+、项目+、平台+”等柔性引才方式,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积极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造大数据应用示范市。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构建要素价格公示和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要素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调节机制。
二、落实公平竞争制度
坚决破除制约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赋予市场主体更多主动权。开展常态化公平竞争审查,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三、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进一步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度,形成清晰界定所有、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处置等产权权能的完整制度。依法严格查处各类侵权行为,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防止选择性司法。
第三节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强预算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年度综合财务报告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延伸,增强金融普惠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企业融资征信机制,建设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支持发展供应链融资。积极探索激活地方资本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第四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大力弘扬“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围绕破解审批办证难、融资贷款难、产业创新难、降低成本难等问题,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努力把黄石打造成为长江中游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一、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
推进政务服务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和数据整合质效,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异地可办”。深化“先建后验”改革,实现项目“全程监管、建好即用”。推进政务服务大厅“一号申请、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做到高频事项“掌上办”“就近办”。全面实施“好差评”,建立差评反馈、整改、监督复核的工作闭环。
二、打造更加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
深化投资审批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一业一证(照)”等改革,逐步实现“一照通行”,广泛推行承诺制。聚焦“四区N园”发展,推动审批、服务、执法等管理权限下放,释放园区发展活力。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运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三、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推动健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容审慎开展涉企案件办理,畅通营商环境问题反馈渠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打造更加守信文明的诚信环境
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信用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规范信用信息归集纳入、共享公开的范围和程序。规范红黑名单认定与发布管理,大力加强信用承诺监管。推进联合奖惩系统化、机制化建设。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入实施“信易+”工程。深入开展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选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诚信社会氛围。
第五节 支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支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平台优势,率先开展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和开拓性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全市整体突破。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探索“三链融合”实现新路径,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强化综合性改革试验田功能,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强化高水平对外开放“领头羊”功能,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内最高水平,创造对外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开拓功能,推行镇园合一、人才引进、薪酬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激发自主发展新活力。强化服务企业示范功能,形成更多具有全国全省首创性、引领性的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成果,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第十章 再塑综合功能优势 加快打造现代港口城市
充分发挥大临空、大临港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推动现代港口城市建设由现阶段的强化临港临空功能向强化综合枢纽功能转变,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宗工业产品集散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
第一节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全面接入国家高速网、高铁网、航运网、航空网,全方位打通黄石与武汉城市圈、长三角以及全国重点区域的交通通道,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一、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
推动黄石与周边地区对接,打通内外部快速通道,加密过江通道,打造面向全球、通达省内外城市的立体大通道,构建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形成以武九、大广、沿江通道为“三纵”,以机场高速、沪渝、蕲嘉、杭瑞高速通道为“四横”,以麻阳、鄂咸通道为“两联”的“三纵四横两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实现半小时通达市域及武鄂黄黄,1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城市,3小时通达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4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全球主要节点城市。
二、打造高品质综合交通网络
高速公路。建成武阳、鄂咸高速公路,推进对接鄂州机场高速二期、黄石新港至光谷快速通道建设,实施大广高速新增互通和黄石西互通综合改造,规划建设沿江疏港高速、武黄高速四车道改八车道扩容改扩建工程,完善以黄石为中心的“扩容提质、内外相通”的鄂东城市高速交通圈体系,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三纵四横两联”高速公路网,强化黄石枢纽功能。到2025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50公里。
国省公路。以“改造原干线、补充新干线、提升干线通达性”为重点,继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强化国省干线高效衔接,提升干线路网品质。重点推进武鄂黄快速通道、G106阳新沿镇至黄土坡、G351阳新界首至木港等公路建设。改建G106铁山至大冶、S203阳新棋盘洲至富池、S315黄石河口至大冶大箕铺、S349大冶港湖至鄂州茅圻、S357阳新木港至龙港等公路,构建形成以环大冶湖为中心的“八纵八横四环”普通国省公路网布局。到2025年,全市国省干道100%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
铁路。着力做强货运铁路,积极融入铁水联运中欧班列铁路网。完善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体系,加快山南铁路适应性改造、沿江疏港铁路二期建设,谋划推进咸宁至黄石新港专用货运铁路(含大冶湖南岸疏港铁路)、沿江疏港铁路三期、四期以及新兴管业等重点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努力补齐高铁短板,实施高铁站场改造升级。积极争取规划350km/h高速铁路通道过境黄石,形成“一纵二横一环”的铁路发展布局。
水运航道。以“提升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合理开发支线航道和有序利用岸线”为重点,加快振兴黄石水运通道。畅通江海通道,实现江海直达、公铁水班列、散改集联运等江海联运。统筹推进“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和黄金水道、富水河、大冶湖航道“一主两支”内河航道建设,形成以黄石新港为节点,以“一江一河一湖”航道体系为支撑的江海联运通道。
航空通道。全面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推动与省内外周边地区的航空运输联动发展,打造高端商务、应急救援的“空空联运”通道。加强与公铁水的无缝衔接,构建直通全球的高效便捷航运物流通道。
三、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客运枢纽。以满足区域客运需求为重点,统筹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推进黄石、大冶和阳新客运枢纽站场改造升级,提升与城市公交接驳能力,形成“一主、两辅、多节点、全覆盖”的客运场站布局,提升对鄂东地区的辐射功能和与全国畅通功能。
货运枢纽。结合市域产业布局,依托黄石新港、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长江航道、武九铁路、武阳高速、沪渝高速、黄咸高速及杭瑞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提质黄石新港物流核心集群,推动建设临空产业物流核心集群,提升黄石港、下陆、大冶、阳新物流集群服务功能,推动物流园区、冷链和城市配送物流中心改造升级,构建“两核、四集群、全覆盖”的货运场站布局体系,建成“半天送达市域、1天送达全国、2天送达全球”快货物流圈,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物流枢纽。
第二节 推动“四港”联动发展
坚持水港、空港“双港”驱动,水铁公空“四港”联动,全面推进黄石新港建设,全面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加快打造多式联运带,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全面推进黄石新港建设
统筹港口规划布局。科学规划“四港”联动,突出发挥长江一类水运口岸优势,统筹兼顾水港、铁路港、公路港三大功能,优化港口空间布局,强化港口岸线资源管控,突出港口物流枢纽功能,留足后方陆域经济腹地,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港口。强化区域港口合作,增强港口辐射能力,推动黄石新港由“单一港”向“枢纽港、中转港、门户港”转型,建成全国大宗工业产品集散地,实现由运输港向贸易港转变,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构建完备的集疏运体系。着力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到2025年,建成万吨级泊位26个,港口货物和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分别达到1亿吨、50万标准箱。加快推进新港现代物流园、捷利物流园和粮食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建设,创建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形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综合优势。打通交通动脉,谋划实施疏港铁路南延对接武九国铁大通道、钟山大道东延直达新港、大棋路全程高架、沿江大道(沿山路)、公铁两用过江通道等项目,实现全域通江达海。
提升港口开放功能。全面对接自贸区,充分发挥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优势,建成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充分利用黄石水铁公空物流资源优势,高水平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长江中游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加强智慧口岸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服务功能。支持新港申报口岸扩大开放资质和启运港退税试点口岸,加快建设开放型、国际化港口,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二、全面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加快建设以鄂州机场高速二期为主,S203沿江大道、燕花大道、青湖至鄂州汀祖一级公路、发展大道至铁山一级公路、G106黄石铁山至大冶段改建、鄂州沼山镇经大冶至机场一级公路、发展大道至大广高速公路为补充的“1+6”快速干线,构建国际货运大通道。开辟“高精尖、小新鲜”航空产业直通全球的空中物流通道,推动航空与公铁水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全面对接。到2025年,实现多条通道无缝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航空运输量超过20万吨。
三、建设国家多式联运枢纽
充分发挥多元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放大多式联运效应,提高货运、客运和港口综合枢纽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畅通内外循环。推进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拓展铁水联运线路,打通黄石港和沿海港口的江海联运通道,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示范港。加快建设公路港、铁路港,完善辐射全国多式联运通道,优化多式联运集疏体系,推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组织优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国家多式联运枢纽。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企业联合成立多式联运经营人,打造多式联运品牌。
第三节 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立足黄石区位交通和物流枢纽优势,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发挥消费和投资支撑作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持续提高经济外向度,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一、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打造中高端消费载体,推动现有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支持传统商圈升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加快布局实施一批区域性领先的会展经济、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教育卫生、文体旅游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创新消费新模式,鼓励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流量经济等新业态,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模式。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城乡高效配送网络,推进商贸物流“三级配送网络”全覆盖,推动配送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加强消费市场一体化监管,畅通消费者维权机制。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
二、拓展投资空间
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实施疫后重振十大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水利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镇品质。突出制造业投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稳定制造业投资作为稳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在黄石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引导各类资源向制造业集聚。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鼓励企业加大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投资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创新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到202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开放新平台建设,推进对外贸易提质升级,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拓展“走出去”新空间,持续提升经济外向度,增强黄石新一轮开放发展新支撑。
推进对外贸易提质升级。培育壮大外贸市场主体,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开展骨干企业“龙头工程”、成长企业“壮大工程”、出口企业“实绩工程”以及“破零攻坚”计划,支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外贸产业优势集群。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加工贸易水平。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和新型贸易方式,持续巩固货物贸易。围绕软件外包、商务服务等重点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外派劳务等服务贸易。建设对外经济品牌,鼓励企业到海外注册商标,参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从升级功能软件、拓展服务范围、强化能力建设、做好宣传推介等方面入手,打造国际劳务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境外投资等对外经济合作品牌,促进黄石品牌走向世界,带动优势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到2025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速10%。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高质量招商、招高质量的商,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承接沿海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202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3亿美元。设立产业转移承接特色园区,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现代服装、工业互联网及生产性服务业等九大主导产业,加大上下游产业链优质外资引进,加快形成若干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际、国内知名商贸企业在黄石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创新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等。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重点引进各类500强和行业龙头、“隐形冠军”、高科技企业。
拓展“走出去”新空间。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交流,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持续提升经济外向度。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新冶钢、华新、东贝等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销售基地,支持十五冶等建筑业龙头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打造对外经济合作品牌,带动优势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完善境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健全对外劳务选招、培训、输出、跟踪服务和管理等运行机制。
四、推进区域协作
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落实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部署要求,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核心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区。推进产业融合,主动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等产业,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发展。提升科创能力,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布局建设更多离岸科创中心或园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交通互联,多区域、全方位打通连接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的通道,加强长江航运通道建设,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融通社会事业,实现错位发展,增强黄石消费、教育、医疗等方面特色和竞争力。
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紧抓国家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发挥黄石临江临港优势,深化与沿江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在更大区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
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充分发挥黄石衔接鄂东、皖西、赣北的重要节点城市优势,积极谋划与黄冈、咸宁、九江、安庆等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合作发展,在人才、科技、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多方面探索跨江、跨省合作新模式,不断增强黄石在长江中游的辐射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
主动对接长三角。抢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上海市、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转移,在产业、研发、设计、医疗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努力把黄石打造成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湖北桥头堡。
进一步做好对口援疆、援藏等工作。支持新疆阿拉山口市、西藏曲松县加快发展,推动对口支援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第十一章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保护发展向文旅融合发展转变,以工业史诗为主题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一、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动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实施培根铸魂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升智库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二、巩固主流思想文化阵地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做大做强市级主流媒体,支持建设新型特色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竞争力的主流新媒体品牌。健全新闻舆论工作机制,加强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引导。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强“黄石发布”平台。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三、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
四、弘扬黄石工业文明和城市精神
充分用好用活黄石矿冶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资源,唱响工业文明史诗主旋律,讲好黄石故事,大力弘扬“包容、创新、唯实、自强”的城市精神。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合作方式,推动黄石文化走出去,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节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推进新一轮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城市美术馆,优化形成市、县、镇、村、组五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城市公园书屋、城市驿站、农村书屋、乡镇影院建设,每个公园建设一处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城市书房。建设“15分钟文化圈”。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黄石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服务网络。推进有黄石印记的大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滨江公园、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建设黄石矿冶工业文明史诗体验区,打造一流的中华矿冶工业文化展示窗口。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浓郁黄石特色、具有较高水准、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实施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推进文化惠民,创新形式方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打造“书香黄石”。推进“一县一品”大众文艺特色品牌创建。传承黄石非遗文化,加强“西塞神舟会”、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大冶石雕、大冶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利用,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加强非遗专业人才培养。以高标准推进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契机,推动档案工作以开放的姿态,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更好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
三、深入挖掘黄石地域文化内涵
实施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推动矿冶工业遗产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擦亮“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名片,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华新水泥厂旧址等博物馆、文创园全面开放和汉冶萍煤铁厂旧址、东钢工业遗址等文保项目建设,活态化恢复老矿、老码头(站)、老街区、老厂、老路“五老”遗产功能,努力打造6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力争打造2个以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加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保护建设。大力传承乡村文化,推进浮屠镇玉堍村、王英镇大田村等13处传统村落保护、整治和综合开发。
第三节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
一、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型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提升战略,重点实施黄石日报社、黄石广播电视台等数字化提升战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意设计的运用普及,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实施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孵化培育工程,支持文旅投、园博文旅、大冶湖文旅等国有文产主体与尹解元石雕、佛圣堂木雕等优秀民营企业兼并重组、抱团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突破性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传媒、网络服务、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新业态。打造文创孵化平台,成立黄石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打造小微文化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一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大学生文创工作室,做大做强磁湖汇众创空间,依托在黄高校,打造集教学、传承、产业、培训、展示于一体的文创空间。提升社会文创能力,举办“创客文化节”,开展“创意赶集会”,培养一批互联网文创人才,提升全民文化创新创意能力。
二、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形成独具黄石特色的文旅品牌。探索“文化+”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文化+旅游”为文化赋予新的竞争力,通过“旅游+文化”,为旅游增添内在生产力,通过“文化+旅游+工业”为黄石城市更新注入新的魅力。加大黄石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水生态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推出中国工业史诗旅游带、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带、富河流域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带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和线路。打造一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以旅游小火车为主线,串联现有工业遗产资源,以长江“黄金岸线”为轴线,丰富长江文化内涵,以磁湖为中心,打造黄石文化“客厅”和“餐厅”,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核心,打造商旅文体的“水上综合体”。打造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一批以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特色小镇、商业街区等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到2025年,建成1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省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建立健全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完善文化创作生产支持政策,给予土地储备、农转用指标、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完善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体制,加强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管理,实施文化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监管,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旅游协会健康发展,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健全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持续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文艺院团改革,开展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第十二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节 提高就业和人民收入水平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打造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容量,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创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城,建成区域性就业创业中心。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擦亮国家创业先进城市金字招牌。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和保障制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精准施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认真抓好全国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到“十四五”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万人以上。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探索与黄石产业特色相适应的产教融合型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新型学徒制、前厂后校、校企合作、订单教学、工学交替等职业培训形式,形成技工教育与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推进国家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培育一批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创建一批现代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一批素质过硬、创新力强的地域特色产业工人队伍。到2025年,实现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13万人。
三、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激活全要素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强对劳动者求职就业全程服务,建设智慧就业创业信息化云平台,推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业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发挥好产业用工联盟作用,调度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落实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健全工资协调保障机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性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开展“无欠薪”城市创建。支持居民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政策落实精准性,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落实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第二节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打造鄂东区域教育中心,建成教育强市。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五育并举,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增强高中育人实效,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化发展,建成一批特色教学、特色活动、特色管理、特色文化学校,建设一批科技高中、人文高中、体艺高中和综合高中,逐步从分层办学走向分类办学,实现错位发展。推进体教融合发展,传承乒乓球、体操、国际象棋、篮球等优势项目,创建学校体育教育特色项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教师研训模式,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校长和学科带头人,创建国家、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二、促进教育优质全面发展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快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施花湖幼儿园、大冶东风路幼儿园等60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等项目,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83%以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5%,每个乡镇有1个公办幼儿园。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墨斗山小学、大冶第二实验中学等58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改造等项目。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小、弱、散”和城镇学校“择校热”、“大班额”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实施黄石二中滨江校区、阳新二中等12所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工程,提前应对高中学位矛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开展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大冶中等专业学校、阳新县职教中心等项目建设,创建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和鄂东产教融合发展高地。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适配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实施“一流学科”“双高”“优质校”建设计划。建设光谷东大学城,积极引进武汉和省外高水平大学来黄建设分校,支持在黄高校大力引进高水平科研教学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好特殊教育,确保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完善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和线上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三项综合”改革,稳妥推进新高考等“四个单项”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建立市级基础教育招生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建立健全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改革学校教育工作评价,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不够用”“留不住”问题。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加快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优秀教师交流,探索建立公办、民办学校联合教研机制。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对县级政府及市直部门相关职能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机制,建立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全覆盖的教育督导评估监测机制,推进教育督导管理系统平台运用,创新教育督导方法,提高督导工作效能。
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搭建全市一体化的智能化教学服务平台,整体推进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组建市县教育网和学校接入网的教育专网,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学点。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校园治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大力推进“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农村偏远学校的应用,构建与教学点网校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建设多渠道融合的在线教育体系,探索建立线上线下快速切换、精准投递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打造和培育一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智慧校园示范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第三节 全面推进健康黄石建设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健康黄石、体育强市。
一、提高疾病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疾控工作投入机制,重点加快公共卫生实验室和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建设,实施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2+实验室、阳新县P2实验室、西塞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进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公共设施平战两用升级改造,实施黄石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大冶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立独立建制的市120急救中心,构建水、陆、空协同的院前急救网络,打造城区10分钟急救圈、农村30分钟急救圈,加快乡镇急救中心(站)建设和急救装备配置。
二、构建均衡协调的医疗服务体系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全市、县、乡三级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引导优势资源向防治两用领域、重点专科、城市新区、基层社区转移,大力实施基层卫生机构提升工程,建设大冶市还地桥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阳新县乡镇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实施以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为核心的卫生健康城等项目,推动市中心医院建设成为鄂东健康医疗服务中心,支持各县(市、区)主要医院提档升级建成片区医疗中心,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黄石市中医医院中医传承大楼等项目,着力打造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基地,中医专科联盟、中医医疗康复中心、中医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新增 1-2 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积极推进运动康复专科建设。建设黄石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构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探索“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
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制。深入推进城市医联体、市域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片区医生制,推进乡医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药品集中采购和配套改革,完善医药服务价格监管工作机制。
四、推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体育强市,打造“乒乓名城”。贯彻实施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加强新全民健身工程“整县推进”和县(市、区)“一场两馆”补短板等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实施黄石市水上运动中心、阳新县体育公园、父子山山地马拉松训练基地等项目,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社区)四级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形成城乡“15分钟健身圈”。实施新国乒基地项目,打造乒乓小镇。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加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力度,贯彻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大力推行“体育+”发展模式,依托黄石优质山地、水域和航空资源,立体打造“水陆空”体育项目一体化发展,创建品牌赛事,培育示范基地,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推进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体医、体教、体旅融合,建立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的体制机制。
五、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卫生防疫相结合,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大力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十大行动。建立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等行动,树立良好饮食风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提升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加快爱国卫生与基层治理融合,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新机制。
第四节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按照公平性、衔接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积极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和残疾人帮扶制度,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社保共享计划,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参保扩面工作,实现社保法定人员全覆盖。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国家政策,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等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健全社保费征缴机制,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到2025年,全市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切实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
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推进“阳光安置”,完善“直通车”安置方式,提高安置质量、促进人岗相适。实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职业培训和终身职业教育,促进退役军人更高质量就业。加大社会优待力度,落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深入开展“双拥进基层”活动。完善英烈荣誉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修缮和管护,健全烈士祭扫制度和礼仪规范。加强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
三、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
打造覆盖城乡、衔接配套、持续稳定的多层次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伤残军人、特困人员和孤儿养育政策,不断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完善急难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制度和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规范儿童收养,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打造各类信息统一汇集、互通共享的救助信息平台。创新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等公益福利机构运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互助、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深化殡葬服务改革,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到2025年,流浪乞讨人员市级站内照料率、寻亲服务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有效监护率达到100%、精准帮扶率达到70%以上。
四、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兜底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工程。加强残疾人关爱服务,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
第五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优化生育政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完善生育支持、幼儿托育等家庭发展服务体系。实施人口健康信息惠民工程。引导群众科学婚育观念。创新婚姻登记管理。
二、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培育养老新业态。深入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范围由生活照料向家政、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领域拓展,大力支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统筹发展城乡养老服务事业,规划建设区域性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供养服务中心。鼓励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培育医养康养、生态旅居等养老新业态。支持老年人占比高的小区开展适老化改造。到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
三、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在更高水平上促进我市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高妇幼健康保障水平。依法保障妇女的家庭财产权益和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土地、宅基地、集体经济等各项权益。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平等创业就业,确保女性平等接受教育。加强留守妇女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妇女儿童保障。严厉打击危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完善儿童监护制度,构建儿童关爱社会网络。
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完善全市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加强黄石青少年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提升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作用,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实名注册和星级服务激励制度,构建以青年志愿者学院为重点的“一院一中心五工程”工作格局。到2025年,全市实现青年志愿者实名注册总数不少于10万人。
第十三章 坚持以长江大保护为引领 加快建设美丽黄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生态保护治理向提升生态生活品质转变,加快建设美丽黄石,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一节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优化“一带一心三廊道”生态保护格局,深入开展沿江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碧水、绿岸、洁产、畅流”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村、城综合治理,打造长江中游生态环境治理样板带。
一、推进长江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港口总体规划,加强岸线资源系统规划,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岸线绿化美化、国土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绿色码头矿山创建、水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示范等“六大工程”,实施长江大保护暨沿江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全力修复沿江生态环境。坚持还江于民,统筹推进江、堤、路、景建设,构建具有黄石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廊道。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查重点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保持严管重罚高压态势。加强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管控,抓好长江排口达标整治,巩固非法码头整治成效,深入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迁,确保长江所有排口全部达标排放。到2025年,长江干流国控断面、长江跨界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比例均达到100%。
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以黄荆山、父子山、幕阜山等山脉及黄坪山、七峰山、大王山、小雷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拯救濒危物种。强化河湖长制,加强长江流域和磁湖、大冶湖、富河、保安湖等主要河湖区及湿地保护区生态治理,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实施退田(圩)还湖还湿,实施耕地休耕轮作,逐步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争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试点示范。到2025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0平方公里。
三、推进受损山体修复治理
分区分类推进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重要交通干线、重要河流可视范围内的露天矿山(开山塘口)生态复绿,同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黄荆山沿山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建设,做到“长绿久安”。坚持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专项治理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旅游景点打造、乡村振兴、退城入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实现废弃露天矿山功能再造。推进尾矿库系统治理,积极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尾矿排放。探索金属矿山无废开采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矿山生态开采、老矿区生态修复转型发展新模式,打造绿色开发、综合利用示范矿山。
第二节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构建绿色循环节约的产业结构体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推动产业生态化
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新冶钢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绿色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行业无序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科学合理布局静脉产业等循环经济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全市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园区能源梯级利用和废物交换利用,提高新建和搬迁改造园区的产业内部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形成园区循环型工业体系,提升园区绿色发展能力。
二、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实现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建设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收集转运能力,力争实现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到2025年,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100%和95%。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发挥地质先行作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强化“三区三线”约束作用。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审查和环评审查制度,实行长江流域和重点流域负面清单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协作机制,推进黄石、黄冈“一江两岸”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夯实共抓大保护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创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常态化实施水污染防治
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实施网湖、富水水系、保安湖及三山湖综合治理等项目。做好水源地、农村饮用水和地下水水质监测和保护,依法划定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实施花湖污水处理厂扩建等项目,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处理能力和脱氮除磷效率。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实现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到2025年,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二、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做好大气污染物减排,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推动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现状,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攻关。持续做好以“治山、治地、治路、治车、治店、治厂”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PM2.5与臭氧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到202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省定目标。
三、深入推进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
强化涉镉等重点行业企业重金属减排,实施断源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水土共治,协同防控环境风险。持续推进超筛选值耕地安全利用,巩固提升农用地风险管控。严格用地准入,有序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健全污染地块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到2025年,超筛选值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超筛选值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
四、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
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全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做大做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区域难以实现有效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项目。加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到2025年,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率达到100%。
第四节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实施节水行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大幅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一、强化节能减排
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推进有色、黑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落实能源差别化有偿使用制度,鼓励用能单位挖掘节能潜力、优化用能存量,参与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强化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重点耗能企业责任。搭建市级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控计量系统和在线监测终端建设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完成省定目标。
二、建设节水型城市
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优化水资源利用与配置格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设节水型城市。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2.76亿立方米以内。
三、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健全县级废弃物规范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处置体系。以尾矿、冶炼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废旧电池等固体废弃物为重点,探索多种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
第十四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市域治理体系,打造符合实际、务实管用、群众满意的市域治理“黄石样板”,创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合格市。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民主地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宽民主渠道,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凝聚市域治理最大共识。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中心依法履职,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深化协商民主发展
健全民主协商制度,规范协商内容和程序,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和社会协商,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形式多样的协商民主体系。畅通协商渠道,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针,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引导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四、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依法深入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确保议事程序规范、决议实施有力、信息公开透明。探索实施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民事民约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协商议事制度。加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第二节 提升依法治市能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共同发力,提升依法治市效能,加快法治黄石建设进程。
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
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
健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机制,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大立法公众参与。完善立法程序,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有效衔接,以良法促进和保障发展。建立健全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地方立法,推动制定公共卫生、基层治理、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的规范性文件。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机构职能。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完善执法联动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市、县两级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创新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持续提升行政效能与公信力。强化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大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力度,保证行政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执法能力建设。
四、全力维护司法公正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公安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持续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推行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
五、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动态调整各地各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夯实依法治市群众基础。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全时空、全业务”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性、公益性、普惠性、兜底性法律服务。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
第三节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强化监督严肃性、协调性、有效性,加快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治理能力。
一、完善监督制度
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强化政治监督,加强监督检查,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全面覆盖、统筹衔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健全人大、民主、行政、司法、群众、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作用。
二、健全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
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明晰权力边界,强化权力制约,推动用权公开。完善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完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对权力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监督。
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压倒性胜利,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清查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缺位,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巡察巡视上下联动机制,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完善任职回避、定期轮岗、任内审计、离任审计等制度。推进清廉黄石建设,推动形成人人讲廉、守廉、赞廉良好氛围。
第四节 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
健全以党建引领为主体、以居民自治和公共管理服务为两翼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健全以党建引领为主体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理顺职能、构建体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做强街道(乡镇)、夯实社区(村),推动基层组织回归本职。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街道职能定位,调整优化街道内设机构设置。健全街道党的“大工委”制度。统筹推进延伸派驻机构体制改革,组建街道综合执法机构。完善社区治理工作体系,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的社区协同共治体系。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乡镇倾斜,发挥村庄理事会“微治理”作用。有序推进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编制专项管理,建设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制度,充分发挥社区(村)第一书记作用,建强用好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充实基层力量。
二、加快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自治体系
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完善社区(村)居民议事体系,探索建立“邻里议事中心”,搭建“协商在一线”工作平台,大力支持居民参与基层治理议事、决策、执行。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制,建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社工人才培育,发展一批公益性、专业化的新型社会阶层成为基层自治实体。深化“红色物业”管理,探索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成立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或依托居委会组织居民实行自治服务管理。构建以基层党组织领导、居民代表、志愿者、新型社会阶层、物业公司等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三、构建高效规范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街道社区减负扩能行动,建立街道权责清单和职责准入制度,推动街道把职责重点转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社区自治工作事项,落实社区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强社区综合服务站点建设,积极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综合便民服务。大力推进基层智慧便民服务,规范和简化基层行政审批职能,建立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平台,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创新基层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调处理”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多网合一”,提升社区网格管理服务水平。
第十五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黄石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化解影响黄石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风险,打造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市,争创全国地级市“长安杯”。
第一节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主动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一、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各类风险评估预警。落实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强化国家安全执法。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意识,自觉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岗位职责。加强党员干部日常保密管理,做好新时代保密工作。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积极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做好新时代的人防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推动涉灾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协调。推进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完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系统及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健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增强自然灾害科学防控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控和防御工程标准,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应急宣传教育,提升森林火灾应急能力。完善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推广巨灾保险试点,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格控制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和智能安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食品药品安全跨地区跨部门协调联动,统筹协调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应急处置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行动”和药品监管科学行动。
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监管部门职责,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加大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领域的风险排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常性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责任制,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第二节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守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一、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分析排查意识形态风险点,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维护政治安全专门力量、秘密力量和情报掩护阵地建设。全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反恐防范标准化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民团结。
二、防范化解经济风险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创新链抗冲能力,防范经济风险向社会其它领域蔓延。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加强城市安全保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维护金融安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建立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举债方式规范、债务结构合理、债务风险可控,加大非法集资等非法违规金融活动打击力度,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三、强化社会风险防范
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补齐风险防控化解体系“短板”。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要活动的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加强源头管控和风险链防控。完善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强化舆情和事件依法科学处置。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坚守环境安全底线,创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监管机制,着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完善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与跨境传播,切实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健全危险废物信息化监控体系,强化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风险排查,落实企业环境污染主体责任,着力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安全。
一、健全矛盾纠纷防范化解体系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矛盾隐患排查化解机制,落实定期分析信访稳定形势制度。推行社会矛盾全面梳理、及时处理、积极调理、综合治理“四理工作法”。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高标准市县两级社会矛盾综合调解中心。加强社会矛盾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分行业、分系统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平台。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度,开展集中整治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效。积极探索实践“最多访一次”,巩固提升网上信访主渠道。
二、提升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社区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和市县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建成一站式服务和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夯实社会安全基层基础。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健全“一居(村)一警(辅警)”规范运行机制,落实“一镇一交通管理站、一村一交管路长”100%全覆盖,建立不低于常住人口1‰的专兼职平安巡防队伍。实施科技引领,推进智慧公安、雪亮工程、智慧交通、智慧平安小区等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警务等信息技术提升社会安全治理能力。
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市建设,全面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等基本建设,广泛布建“雪亮工程”等智能感知设备,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健全完善平安创建综合治理、重点场所安全防范和“情指情舆”一体化作战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加大资金人才保障力度,全面提升平安黄石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建立打击犯罪新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毒品犯罪,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第四节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一、搭建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体系
围绕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跨灾种、跨部门应急指挥体系,探索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影像传输快捷、会商研判精准、指挥调度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建立联络顺畅的督导协调机制,加快成立涵盖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委员会。健全应急预防、处置和救援预案体系,推动应急预案评估、演练和动态管理。推进智慧应急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切实落实应急法规标准和应急管理制度。
二、构建高水平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推进应急救援力量“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综合应急队伍、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支持政府救援机构与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合作建立共训共练、救援机制,构建以政府机构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快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大培养和引进应急管理与技术人才。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保障,夯实应急基础装备建设,强化应急救援装备与技术支撑。探索建立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加快推进黄石市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和空中救急救援基地建设。
三、建立坚实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加快黄石市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推进覆盖全市、统一协调、互为支点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重大战略物资和重要商品的储备保障。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共享数据库,构建生产、采购、共享和储备一体化的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应急物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的维护、补充、更新、调运机制。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强化规划落实保障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健全政策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更好履行各级政府职责,最大程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全市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强大合力。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政策、重要改革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年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加强规划宣传,推进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识和了解,调动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第二节 健全政策协调机制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制定完善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和物价等政策,形成规划实施的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完善经济预警、调控政策,做好短期调控和长期发展政策的有机结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健全重大工程项目空间保障机制,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到空间布局中。加大争取国家、省对重大项目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重点投向公共社会事业、“三农”建设、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机制,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要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年度预算安排要优先考虑本规划实施的年度需要。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本规划纲要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作用,市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各县(市、区)规划要切实贯彻规划纲要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保持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创新和改进统计工作,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和数据资源,提高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大实施考核力度。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实施重点、政策举措及保障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促进各级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
实施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市人民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不忘初心、奋发有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
专栏3:黄石市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科技园区建设工程:重点实施黄石科技城、黄石科创岛、光谷东科创产业园、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黄石市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产业中心、国家中医药大健康产品技术创新中心、磁湖汇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发区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省级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黄石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鄂东检验检测技术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黄石分中心建设项目、铝型材产业研究院、湖北理工学院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等。
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程:重点实施三丰智能AGV工业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生产线系统开发应用、振华化学超细粉体喷涂技术转化及产业化、华力科技高性能镁铝合金研发及产业化、东贝电器高效商用转子式新制冷工质压缩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科威自控智能伺服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山力科技酸平镀联合机组新工艺与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专栏4:黄石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新材料转型扩能工程:重点实施新冶钢系列环保技改、宝钢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项目二期(退城环保搬迁改造)工程、华鑫实业环保技改和特钢精深加工中心项目、阳新弘盛铜业有限公司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石、黄石(新港)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项目。
生命健康特色产业工程:重点实施劲牌持正堂药业配方颗粒二期等总投资160亿元的综合改造项目、朗天药业智能化生产车间及研发中心、泰生生物加柯医药、世星药业应急防控化学原料药开发及产业化、楚天香妆芳香产业中心、湖北海越麦芽25万吨麦芽生产线等项目。
高端装备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实施优科绿色精密制造产业园、黄石新兴管业智能制造产业园、黄石电力智能产业园、海默机器人、天新特钢产业园、湖北美利林50万吨球墨铸管等项目。
现代服装提档升级工程:实施阳新县中部鞋都产业城、大冶顺富纺织服装牛仔水洗项目、雅诗漫品牌线上平台等项目。
专栏5:黄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点工程
电子信息倍增突破工程:重点实施锐科激光项目、广合科技PCB智能化制造、禄亿LVG晶圆再生生产、联创中大尺寸触控显示屏、联新5G中大显示屏、群立电子IC载板、宏瑞兴封装基板、金泽柏瑞半导体项目等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培育壮大工程:重点实施东贝机电全生态圈制冷压缩机智能制造产业链构建及延伸、下陆光大(黄石)静脉产业园、下陆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湖北绿邦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湖北荆冶湘环保科技固废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陆区长投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项目。
新能源汽车配套延伸工程:重点实施超卓装备制造项目、铁流志恒汽车零部件项目、融通高科锂电池基础材料产业基地二三期、麦科隆汽车零部件等项目。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重点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铁前一体化云边端协同智能制造系统、山力科技利用5G技术研发数字化远程服务平台等项目。
专栏6:黄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实施5G网络项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黄石市大数据中心等项目。
融合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实施黄石新港远程控制无人堆场智慧港口、黄石综合交通运输智能信息平台、城市新能源充电桩、“智慧阳新”建设、鄂东公共卫生智慧服务基地等项目,推进鄂州机场高速二期智慧高速公路等项目。
创新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实施全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黄石市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项目。
专栏7:数字黄石建设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实施城市“视频+物联网”融合建设、政务网络改造升级、“鄂东云”整合升级、“云端警务、数智黄石”建设等项目。
数据融通赋能工程:实施黄石“数据湖”建设,数据能力、业务协同和智能技术中台升级,“黄石大脑”指挥中心、临空经济园区大数据信息中心、“数字孪生”城市治理中枢等项目。
兴业应用推广工程: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产业大数据应用示范等项目。
善政应用创新工程:实施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政务大数据应用示范等项目。
惠民应用普惠工程: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升级改造、智慧养老模式推广、“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升级、数字文化“三馆 ”建设升级等项目。
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实施大数据产业创新平台、人才创新发展平台等项目。
专栏8:黄石市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快速路网工程:重点实施“三环十射”快速路网系统(“三环”:快捷内环,环磁湖;快速中环:迎宾大道-沿江大道-沿山路-新黄思湾隧道-黄阳公路-大冶湖大道-高铁大道-宝山路-谈山隧道-磁湖路-大泉路;高速外环:大广高速—蕲嘉高速—沪渝高速。“十射”:杭州西路西延-发展大道-接大广高速;广州路-广州路、苏州路西延-东方大道-接光谷快速路;大棋路及西延-接武阳高速;大冶大道-金铺路-S201;南北通道南接阳新;黄阳一级公路南接阳新;沿江大道南延接阳新;大棋路东延-接沪渝高速;沿湖路-散花过江通道--接沪渝高速;南北通道北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谋划建设“两横两纵”城市轴线通道(“两横”:黄石对接武汉光谷快速路、黄石新港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两纵”:南北大通道、沿江大道南北延)。
供水安全保障工程:重点实施鄂东南地区水资源配置(含黄石城区富水-王英水库饮水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能源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实施金上特高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黄石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站、华电集团湖北公司黄石热电厂2×660MW+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一、二期清洁高效煤电项目、黄金山供热区域供热管网、新港物流园区域供热管网、阳新富池LNG罐箱集中储备加注和多式联运、昆仑城投太子门站及配套高中压调压站、清华启迪新能源、西塞山区河口新区智慧能源等项目。
排水防涝工程:重点实施黄石市排水管网修复与改造、西塞山区排洪港改造工程、胜阳港泵站改造及磁湖排江通道改造、大冶湖核心区泵站等项目。
综合管廊工程:重点实施大冶湖新区核心区综合管廊(沟)二、三期、新港园区综合管廊(沟)建设工程、西塞山区工业园区综合管廊(沟)工程等项目。
水环境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黄石城区水系(磁湖、青山湖、青港湖、夏浴湖等)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五一湖、七一湖”等10条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工程、花湖水厂二期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西塞水厂牯牛洲长江取水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王英水库水源地保护及城乡供水工程。
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收尾工程、公租房建设等项目。
专栏9:黄石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防洪安全保障工程:重点实施大冶湖流域及富水流域防洪综合治理、长江堤防提标及除险加固、长江沿线通江泵站外排能力倍增项目、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8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重点实施三湖一河(大冶湖、网湖、保安湖、富河)、一江两库(长江黄石段、富水水库、王英水库)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
智慧水利工程:重点实施黄石智慧水利建设项目。
专栏10:黄石市乡村建设补短板工程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重点实施“龙峰”旅游公路、环大冶湖旅游公路等乡村旅游公路,县乡干线公路、乡镇至行政村节点路网、阳新县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大冶市、阳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铺设和4G网络全覆盖,大冶市、阳新县农村物流网络等项目。
专栏11:黄石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铁路完善升级工程:重点实施黄石市山南铁路适应性改造工程、黄石沿江疏港铁路二、三、四期工程、咸宁至黄石货运铁路(含大冶湖南岸疏港铁路)等项目,谋划350km/h高铁过境黄石、咸黄黄城际铁路、台北(福州)银川高铁项目。
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武阳高速黄石段、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二期、黄石市国省道改扩建工程、武鄂黄快速通道、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对外联系主干道等项目,谋划上窑、牯牛洲、黄颡口、富池等四条过江通道等项目。
港航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实施黄石港棋盘洲港区三期、四期工程、鄂东散货码头(黄颡口砂石集并中心)、富水富池至排市段航道工程等项目。
专栏12:黄石市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思想理论阵地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程、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工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工程、应急广播系统与广播电视融合发展工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黄石印记·中国矿冶工业文明建设工程:重点实施铜绿山国家遗址公园、矿山-东方山5A景区、华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东钢·乌托邦文化产业园、“流金岁月”旅游小火车等工程。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程:文物古迹保护(卸矿机、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等)、历史文化展示(历史文化展示馆等)、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大冶铁矿厂矿山二路宿舍、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等)、专题博物馆建设(黄石工业博物馆等)
黄石地域文化内涵建设工程:重点实施非遗传承创新展示基地建设(西塞神舟会4A景区等)、实施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大冶石雕、殷祖古建、大冶汉绣等非遗产业化发展;实施浮屠镇玉堍村、王英镇大田村等13处传统村落保护、整治与综合开发。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实施仙岛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龙峰国家旅游度假区“城市活力中央会客厅”文体旅游城、黄荆山中央生态公园、龙凤山4A级景区、父子山山体运动公园、铁山极限(轮滑)运动小镇、毛铺滑翔伞运动休闲度假区等项目。
全域生态旅游工程:实施磊山湖旅游度假区、保安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铜花谣旅游区和排市滴水岩旅游项目等提档升级或开发建设和黄石港旅游集散中心、“海观山—西塞山”长江休闲岸线全线贯通工程。
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实施华新旧址文创园、东钢工业遗址文创园、地质里文创街区等综合性文创产业基地。
专栏13:黄石市教育现代化发展重点工程
学前教育补短板工程:实施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团城山分园、花湖幼儿园、阳新县、大冶市东风路幼儿园、新港物流园第二公办园等全市60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项目。
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创建工程:实施广州路小学、花湖中学、李家坊小学、月亮山小学、十七中改扩建、肖铺中学改扩建、大冶第二实验中学等全市58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改造等项目。
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工程:实施黄石美联实验学校、黄石二中滨江校区、华中师范大学黄石实验学校、大冶实验高中改造四期、阳新二中等全市12所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实施黄石市教育城中职园、大冶中等专业学校、阳新县职教中心新校区等项目。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实施老工业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教育城)、湖北光谷东大学城校区、湖师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湖北理工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
智慧教育工程:实施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教育云平台等建设项目。
专栏14:健康黄石建设重点工程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实施黄石市120指挥中心、黄石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2+实验室、阳新县P2实验室、大冶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西塞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以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为核心的卫生健康城、黄石市中医医院中医传承大楼、市中医医院中西结合大楼、大冶市人民医院应急救治中心二期、黄石市专业应急救治基地、大冶市重大疾病救治基地等项目。
基层防控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省级二级综合医院黄金山医院、大冶市还地桥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太子卫生院建设大冶湖南岸县域医疗分中心、阳新县乡镇区域医疗中心、河口临港产业新区医院,团城山、胜阳港、铜都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基层卫生机构提档升级等项目。
医疗康养工程:重点实施十五冶医院(老年公寓、普惠养老)、黄石市第四医院医养综合楼、阳新县中医医院城东院区医养结合康复楼、大冶市中医医院医技康复楼等项目,推进高端生态康养项目建设。
“智慧医疗”建设工程:重点实施黄石“智慧医疗”及重大疫情信息化建设、大冶市卫健系统网络疫情信息化、阳新县卫生健康重大疫情信息化及智慧医疗建设等项目。
新全民健身工程:重点建设新国乒基地(方舱医院)、黄石市水上运动中心、湖北体操学院、阳新县体育公园、极限运动公园、父子山山地马拉松训练基地、县(市)区“一场两馆”等项目。
专栏15: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
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实施长江大保护暨沿江环境综合整治、黄石长江经济带范围内61家开山塘口治理、绿色码头矿山创建工程等项目。
绿色低碳发展工程:东贝机电环保高效变频电动机生产线、开发区园区污染第三方治理、下陆区润信物流园冷链设备绿色改造、阳新县尚川固废处置项目、黄石市建筑垃圾处理回收利用项目。
国土整治工程:重点实施黄荆山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黄石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大冶市还地桥镇、金牛镇、茗山乡、灵乡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
水生态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长江中游磁湖—大冶湖通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网湖水生态修复工程、长江中游富水水系—网湖通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阳新县重污染湖泊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保安湖及三山湖综合治理等项目。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黄石市花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及配套尾水管道工程、山南污水处理厂扩能项目、阳新静脉产业园、黄石市城区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项目、黄石各城区和大冶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中油环保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