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9 17:32 来源:区文旅局    


张国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铁山古刹及其周边环境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注与支持。现就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一、铁山古刹的文化价值与现存问题

(一)历史文化价值

铁山古刹始建于宋代,历经明清重修,其碑刻记载了本地矿冶历史与大冶铁矿的工业变迁,是矿冶文化的实体见证,目前为省级文保候选单位。古刹与千年银杏、尖林山自然景观及矿山公园、硬岩复垦基地等工矿遗址联动,可形成宗教文化+生态观光+工业遗产的全域旅游线路,契合黄石槐花旅游节”“登山联赛等生态旅游战略。

(二)环境改善面临的困难

地质与安全隐患:尖林山周边遗留23处工矿废弃地,存在山体滑坡、地表塌陷风险,当前井下巷道回填工程仍在进行,限制大规模旅游设施(如停车场)建设;古刹本体为土木结构,防蛀防火等级低,修复需专业技术支撑。

资金缺口显著:我区财政自筹能力有限,改善古刹环境需配套道路、停车场、文物数字化保护、旅游厕所等投入,资金压力较大。

文化资源整合难题:古刹现存佛像损毁、摩崖石刻模糊,仅碑刻与银杏树支撑叙事,矿冶与宗教关联的史料记载零散,IP 转化难度较高。

二、针对建议的具体回复

(一)道路条件改善

区建设局已将铁山古刹周边道路纳入2026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将重点推进道路拓宽、平整及安全设施(如防护栏、防滑设施)建设,并增设指示牌与导向标识,提升通行安全性与便利性。

(二)停车场建设

受尖林山地质灾害隐患影响,当前暂无法实施大规模停车场建设。待井下巷道回填工程完成且地质条件稳定后,将联合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停车场选址与建设,配套监控及安保设施。

(三)卫生环境提升

鉴于铁山古刹目前收入仅能保障宗教活动基本开支,暂无资金改造卫生间。我局将积极协调属地政府加强古刹周边环境巡查,防止人为破坏与污染,积极引导游客与居民共同参与保护。

(五)政府与社会支持

政策与资金支持:我局正推动铁山古刹申报省级文保单位,争取国家废弃地治理专项资金,试点文物修复+地质灾害治理捆绑工程,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基础。

社会资本参与限制: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禁止社会资本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或利用宗教名义商业宣传,因此暂无法引入社会资本开发古刹周边。后续将通过政府引导+文旅企业合作模式,在合规范围内开发矿冶宗教文化线,嫁接槐花节等活动流量,打造特色打卡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加快推进省级文保单位申报,争取2025年内完成材料提交,同步对接自然资源部门推进地质灾害治理方案。联合区建设局细化2026年道路改造工程时间表,确保按期启动施工。以千年银杏为IP核心,联合周边景区形成旅游线路联动,提升古刹周边旅游吸引力。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