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无比严峻的考验:自6月以来,连续六轮强降雨袭击,全区平均降雨量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新高;大冶湖水位持续高位运行,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达25天之久。
这是一次伟大力量的凝聚:历时一个月,市、区、镇、村四级防汛抢险队伍统一集结、统一指挥、联合作战,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0余万人次。
这是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超前谋划,高效应对,全区无一人员伤亡、无一水库垮坝,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实现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重要堤防和重点项目”的目标。
4日,开发区终止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防汛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
这是一场早有准备的战斗!
3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把入汛日期确定为3月21日,这比往年平均入汛期提前11天。5月,国家气象局再次发布消息称,长江流域今年很可能出现类似1998年的大洪水。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开发区科学决策,提前谋划,在主汛期来临前积极落实各项准备和防范措施。
自开春以来,开发区先后完成南山、姜家山等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对兴隆咀、磊山湖等大冶湖北岸四处民垸14座排涝泵站进行抢修维护,特别是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对大冶湖核心区冶钢农场堤防段的全面加固。
4月6日,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管委会班子成员每人挂点包保一个乡镇的防汛工作,各镇、街、管理区都相应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重点防汛区域成立分指挥部,各村组明确防汛工作责任人,形成区、镇、村三级指挥架构。
与此同时,按照防汛责任制的要求,辖区内66公里大冶湖大堤、28处大小民垸、18座水库、79处万方以上山塘、28处山洪地质灾害点全部明确责任人,对重点防汛责任进行细化分解。
“汛前多除一分险,汛期少担十分忧。”在主汛期到来前,区防指认真组织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107处防汛隐患进行整改,进入汛期后又组织三次拉网式大排查,对发现的15处重点隐患及时加以整改。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开发区修订完善大冶湖流域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以及各类防洪工程和重点在建工程度汛应急预案,着手组织各镇、街、管理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安排抢险应急专项资金,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和抢险器材,确保应急抢险需要。
大雨未至,集结号已吹响!全区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区直机关组建100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镇街各村也分别成立了一支不少于50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随时准备投入防汛抗灾大战。
千人鏖战不胜不休
6月18日,黄石入梅,一场大雨果真如期而至。
不敢想象的是,这场雨一下竟是近二十天!尤其是7月1日至6日,超过300毫米的强降雨,让大冶湖湖水猛涨,不堪重负。
7月3日,大冶湖水位突破19.5米的警戒水位。当日上午9时,大王镇白泥泉堤防出现穿堤管壁漏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区防指总指挥长孔凡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相关技术专家会商,迅速启动抢险应急预案。40名党员组成突击队,挽腿捋袖,手提肩扛,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防汛抢险当中,使险情得以控制。
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形势越来越紧急!
7月4日,大冶湖水位直逼20.5米的保证水位,孔凡新赶赴大冶湖核心区堤防段,深入一线,坐镇指挥。上午10时,大冶湖核心区抢险突击队火线成立,驻守沿线堤防开展巡堤查险,全力确保核心区干堤安全。当晚10时,连续暴雨导致水位升高,超过大堤最大承受能力,林家湖东截流渠出现重大溃口险情,核心区第一道防线失守。
险情发生以后,市长董卫民亲赴现场指挥抢险工作,布置核心区第二道防线,要求现场抢险的战士们,抖擞精神,严防死守,确保核心区内重大工程项目的安全。
洪水惊涛拍岸,堤防险情频发。7月6日11时,大冶湖水位达到峰值20.95米,超过保证水位近半米,核心区安全岌岌可危。
综合考虑水情、雨情、工情,市防指下达分洪指令,开发区根据指令,先后对金海管理区八里湖、下赛湖民垸和汪仁镇磊山湖民垸进行分洪,大冶湖水位自此由升转降。
持续高水位的重压之下,大冶湖干堤开始显现出脆弱的一面。核心区林家湖6.8公里一线,出现的各类渗水点一度多达300多处;10.5公里兴隆咀堤段短短三天时间发现渗水点240处,开挖532条导水沟。为了确保大堤安全,开发区不断充实防汛力量,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张襄兵从章山片区抽调而来;挂职干部、管委会副主任王晓晗由汪仁镇转战核心区,两人双双带病上堤,不下火线……
汛期最严峻的时候,大冶湖核心区防汛抢险指挥部里灯光彻夜长明,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光辉为组长,六名市级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分段负责,13个市直单位分兵把守;开发区班子成员、区直部门领导干部全员上阵,管委会主任孔凡新连续四天三夜通宵作战,党工委书记荣绪俭坚守汪仁片区和兴隆咀堤段;镇(街)村党员干部日夜值守……市、区、镇、村四级防汛抢险队伍相互配合、车轮作战。
大冶湖畔,千人鏖战,不胜不休!钢铁一般的意志,筑起坚强堡垒,抵御住了超强暴雨的冲击,大冶湖核心区由此转危为安。
着眼全局科学防汛
雨情、水情之大,被称为“98”。
能将损失降到最低,靠的是科学分析、科学决策、科学处置!
着眼全局,科学调度水库等水利设施。7月初,通过对降水情况的预测,开发区提请市防办对大冶湖流域的全部91座水库进行统筹协调,各水库错峰运行,在保证水位以下的水库停止排水,有效缓解大冶湖的防汛压力。
7月10日至12日,抢抓两轮强降雨之间的间歇期,开发区听取技术专家组的合理化建议,组织精干力量,对核心区二道防线——林家湖西截流渠段进行整体加固,48小时不间断作业,在全线950米堤段投下近20000立方米石料筑起二级防护平台,为堤身安全加上“双保险”。
重压之下,主动有序分洪,为夺取防汛抗洪的最终胜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在决定分洪的第一时间,开发区组建成立由荣绪俭总负责的汪仁、金海片区救灾安置前方指挥部,派出9个专班深入金海6个村和汪仁7个村、1个渔业开发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众思想疏导工作,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拥护与支持。
实施分洪后,开发区又迅速从区直机关抽调副县级以上干部带队组成工作专班督导救灾工作,组织公安干警进驻灾区维护治安,并由纪委对各专班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主动开展救灾和安置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拨付专项救助资金,向因灾被转移安置的群众进行补贴,确保群众情绪稳定。同时,全力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成立由区教文卫局牵头、区直相关部门组成的防疫工作专班,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灾后救助,政府积极应对,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定颖电子黄石公司向汪仁镇受灾群众捐赠价值6万元的生活物资;上达电子黄石公司向大冶湖核心区防汛抢险指挥部的值守人员送去大批消暑用品;在民政部门及众多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受灾群众有热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医看。
雨暂歇,天放晴。来不及庆祝和总结,开发区迅即投入另一场新的战斗——积极谋划和开展灾后恢复生产与重建、加快新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确保园博会矿博会如期开幕!
时不我待,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