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0-11-27 10:59 来源:黄石市人民政府  

名称
索引号000014349/2010-00002 发布日期2010-11-27
发布机构黄石市人民政府 文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开发区管委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1年工作回顾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年,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3亿元,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86.6亿元,增长10.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6.11%,提高3.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1亿元,增长10.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5亿元,增长15.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44亿元,增长10.63%。财政收入完成13.51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6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140元,增长3.6%。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6亿元,增长21.92%,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9.01亿元,增长30%。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植树造林、乡镇企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大冶市进入全省十强和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十佳县(市)行列。阳新县综合经济指标在全省三年前移13位。市场建设得到加强,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部门积极增加有效投入,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省市两级21户试点企业初步完成建制工作,辅助单位剥离工作稳步推进。改组改制企业加快转机建制步伐,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继续推进企业重组,镀铝薄板、康赛、东贝、美尔雅等股份公司通过重组或注入优良资产,获得健康发展。组建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构建了国有资产营运和保值增值体系。推行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实行市直机关财会集中核算和乡镇“零户统管”,财政管理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为框架的医疗保险体系已初步形成。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有3万多名城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由1.55%提高到5.51%。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全面启动,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小城镇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城建、商贸、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战线的改革取得新成绩。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外经贸工作取得新成绩。外贸出口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共完成外贸出口1.68亿美元,增长5%。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成立市联合招商中心和外商投诉服务中心,实行引资项目代理制和市长协调会制度,在磁湖高新区推行零费率和无干扰式服务,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增长16%。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武汉市签订经济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与九江市结为友好城市。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完成人民广场、湖滨大道绿化长廊的配套完善工程,磁湖路三期、下陆大道一期、大泉路拓宽改造、长江外滩一期等重点工程顺利展开,花湖水厂、磁湖污水截流一期工程和西塞垃圾处理场基本竣工。主次干道路灯改造取得新成绩,农网和城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继续实施“洁绿亮美”工程,黄石市和大冶市分别获湖北省城市建设管理“楚天杯”。邮政通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阳新长江干堤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一批涵闸、防洪墙得到改善,完成一批病险水库的整险加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106国道浮贾段、界浮省道枫林段、铁贺公路金牛段竣工通车,黄富沿江公路工程进展顺利,又有3个乡镇通油路,20个行政村通公路,大冶湖航道疏浚和富河流域治理相继开工。阳新等地三期移民建镇如期完成,还地桥、灵乡、富池等一批中心镇跻身全省乡镇建设先进行列。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加大,中心城区工业粉尘、烟尘得到有效控制,年内计划关停的黄荆山6个开山塘口已全部关停,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教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结构布局有所优化,院(校)长聘任制全面展开,一批薄弱学校改造如期完成,市急救中心大楼如期封顶,临床重点专科得到加强,全市传染病控制、血吸虫等地方病防治取得新成效。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获“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单位”和“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我市政府、企业、社区“三体联动”的经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肯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市场管理不断加强。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大冶市成功举办国际“三龙”比赛。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我市被定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试点城市,组建新型社区居委会,改善社区干部工作生活条件,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农村扶贫减负工作取得新进展。不断推进土地、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国防教育、“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人事、监察、人防、统计、国家安全、物价、侨务、对台、档案、编制、史志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政府改革全面实施,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直机关机构、人员分别精减27.5%和25.64%。完成乡镇撤并工作,全市乡镇(街道)由64个调减至47个,减幅达27%。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机关行政审批项目精简50%以上。加强“中国黄石”网站建设,推行政府电子公文收发,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成立市政府咨询委员会,推进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市广大干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促进了思想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办了一批便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认真接受同级人大和人民政协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决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大决策之前认真听取和采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依法行政,全面启动“四五”普法,市政府“一月一法”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加强审计监督,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源头治理腐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市场办管脱钩工作进展顺利。以治理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打黑除恶、扫黄打非、集中追逃和治爆缉枪工作力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继续依法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与驻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以及关心和支持黄石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亟待解决。主要是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经济外向度不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城镇就业和再就业任务繁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城乡居民生活仍比较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和债务风险压力加大,社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有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的工作效率不高,有的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漂浮和腐败行为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2年的主要工作  

  2002年将是我国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六大将隆重召开。搞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加入WTO以后,我国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带来了新契机。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经过改革脱困和结构调整,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成长壮大。年初召开的我市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我市发展蓝图,提出了推进“三大跨越”、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将极大地激发全市人民的建设热情。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国际国内竞争全面加剧以及加入WTO后我们自身工作许多不适应等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关键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举全市之力,谋富民之策,做强市之事,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2002年我市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总揽全局,推进结构调整,加速技术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6%,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2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按照以上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在巩固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争取增资配股,增强再融资能力。积极做好企业上市工作,努力拓展融资市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营运,认真做好国有股减持的有关工作。完善独立董事、监事会主席委派工作。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及尚未改制的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步伐。积极推动我市已被兼并企业的优化重组,深化改革。积极稳妥地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引导企业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大经营者年薪制和岗位工资制的推行和落实力度,促进收入分配向管理、技术、技工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倾斜,建立和完善对各类人才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做好亏困企业的退市工作,落实好“退二进三”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完成一批破产企业的清算终结。 

  以技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开放性重组,通过强强重组、强弱重组、内外重组,扶持壮大一批大企业及企业集团。积极推动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产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进一步优化结构,壮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狠抓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上档,构筑我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全面落实对技术改造的奖励政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施冶钢带钢生产线和齿轮钢二期、有色公司综合改造、东贝大规格压缩机、西塞电厂、华新6号窑、啤酒厂扩产、宝钢益昌彩板生产线、华兴玻璃制品等重点基建技改项目。加强医药行业的GMP改造。加快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步伐,智能卡机具、非制冷远红外热成像仪等高新技术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名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名牌意识,积极参加创名牌活动,推动名牌产品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发展新的名牌。高度重视新产品开发,力争全年完成新产品开发300项。 

  以加强企业管理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建立健全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重大决策责任制度,加快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开展“零缺陷”质量管理活动,认真做好企业贯标工作,积极推进质量体系认证,构建新的企业管理平台,在企业管理体制上逐步与国际接轨。突出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狠抓扭亏增盈,亏损企业亏损额力争下降30%,亏损面控制在25%以内,提高全市综合经济效益。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突出抓好小煤矿、小冶炼等“五小”企业治理整顿和交通、消防安全,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突破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深化县(市)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股份合作、租赁、破产、出售等改组改制步伐,加速县(市)区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指导和督促改制企业转机建制,维护职工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改制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战略举措来抓。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对私营、个体经济开放。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政策支持、法律服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扩大规模,向公司化、集团化发展。对新办的个体、私营企业要大力扶持、帮助,在注册登记、项目申报、选址定点、土地征用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有关税费优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城郊型、避灾型、外向型农业,推动我市农业向区域化种植养殖、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在各县(市)区培育一批各具特色、有规模的粮油、蔬菜、林果、畜禽、水产、花卉和良种繁育基地。搞好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对接,提高产业化基地的投入产出效益,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多种经营。着力完善市场信息、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等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新型适用技术和良种良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副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培育营销型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壮大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建立农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发挥国有农场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中的示范作用。 

  以提高素质、结构升级为重点,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以改组改制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以采矿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要积极发展替代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乡镇企业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快乡镇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的步伐。 

  以规范建设、完善功能为重点,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继续抓好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以口子镇、中心镇建设和第四期移民建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加强道路、给排水、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提高小城镇造血功能,有计划地发展工业区、商贸区,推动乡镇企业适度向小城镇集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投资兴业和务工经商。 

  以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长江干堤整险加固,继续抓好富池、海口电排站和大冶湖排涝泵站改造,实施大冶湖航道疏浚、富河下游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切实解决水库渗漏、渠道淤塞、泵站老化、水资源浪费和抗旱水源紧缺等问题。推进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防汛抗旱设施管理,建设市防汛抗旱调度指挥中心。逐步完成农村人口饮水工程。认真抓好林地改制、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继续加强乡村路网建设,力争年内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抓好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巩固和发展扶贫成果。坚持政策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加大对口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的力度。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帮助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勤劳致富,切实解决农村特困户和优抚对象生活困难。 

  以减轻农民负担为重点,全面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稳定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推进“四荒”(荒山、荒水、荒滩、荒坡)拍卖、租赁,促进山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完善农民缴费明白卡制度,严禁卡外收费,坚决纠正各种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抓好“村帐站审”工作,把农民负担严格控制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切实做好各项应对工作。有计划地对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及大中型企业负责人进行系统的WTO知识培训,抓紧培养和引进熟悉WTO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各类人才。利用过渡期做好各项改革调整工作,提高适应能力。加快有关文件的清理、修改、废止和制订工作,改进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发布方式,提高政务透明度,推进与WTO规则的接轨。学会并善于运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抓住利用外资的有利时机,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是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抓住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市场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导各类工商企业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实现加速发展。鼓励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进一步做强做大,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支持外资外商兴办独资企业。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组团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开展网上招商、代理招商,拓宽招商渠道。继续发挥“三资”企业的示范效应,以外引外,以商引商。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纳入各县(市)区、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严格实行奖惩兑现。进一步完善项目代办制、限时服务制和市长协调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法,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贸易出口。在继续抓好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培植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实现出口产品的多样化。认真落实国家“免、抵、退”税和市委、市政府对外贸出口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业扩大出口积极性,鼓励企业直接从事外贸业务。改进贸易方式,建立市级国际市场商品信息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帮助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外和沿海地区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出口代理商,实现出口贸易多元化。在巩固日本、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独联体、非洲等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边化。 

  内外并举,拓展开放领域。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抓好国际性引智和劳务输出。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继续发展国外友城关系,广泛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合作。积极东引西进,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支持企业积极利用西部资源,拓展产业,参与西部大开发。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型机遇,积极引进东部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四)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市战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着力于高新区建设,培育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深入实施开发区产业园封闭式管理、“零费率”和无干扰服务。按市场经济规律,引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为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办好开发区创业中心,使之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加快现有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步伐,形成规模优势。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设面向民营科技型、外来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工业园区。高度重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着力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依托、金融支撑、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并争取有一批达到国家级和省级标准。要把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作为加快技术进步、结构创新的重点,提高企业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转化能力。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促进企业科技成果引进开发。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商标和各种专利成果的申报注册,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第一线为农民服务,搞技术承包。积极办好黄石西塞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落实科技成果奖励政策,激发广大企业和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 

  着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加强基础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大力发展多学科的本科教育,努力办好高等院校。调整教育结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计算机、外语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多渠道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保证教育经费按法定比例增长。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着力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现代生产力第一资源的观念。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国际语言和事务的科技、贸易、工商管理和法律人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诚实守信,勇于开拓,经营管理能力强,适应国内外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启动市直机关工作人员三年培训计划,对公务员进行WTO知识、高新技术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继续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重点大学或境外学习深造,培养一批能扎根黄石、献身黄石的博士、硕士。通过政治信任、事业发展、待遇优厚、社会尊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创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落实引进人才“一卡通”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工程师以及技师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作用。深化干部人事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储备、需求的信息网络,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推进各类人事代理、中介服务,激活人才市场,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运行机制。 

  (五)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总体水平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数字黄石”为目标,抓好宽带城域网、中国联通黄石基站等一批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技术在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大力推进“企业上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大对西塞山、东方山、铜绿山、铁山、小雷山、磁湖、仙岛湖等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力度,把景点建设和历史人文资源发掘结合起来,把风景名胜和工矿企业结合起来,提升景点品位,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区域协作,拓展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品,扩大对外宣传,发展假日经济,提高服务水平,培植名牌景点、名牌宾馆、名牌旅行社。大力发展金融、证券、保险业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入,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和科技风险投入的担保体系;增强信用意识,改善信贷环境,坚决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化解金融风险;稳定和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在我市的分支机构,发展地方商业银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和扶贫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扩大保险业务。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货币化分配体系,加大住宅建设力度,在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商务住宅小区。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按照“脱钩、发展、规范”的思路,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评估咨询、法律服务、职业介绍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推进商贸服务业结构调整,深化商贸流通企业体制改革,推进商业企业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兴办现代商业设施,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建设劳动路、交通路商贸特色一条街。抓好花湖地区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和肉类批发市场建设,加速花湖商贸区的形成。 

  突破性发展面向城乡居民的社区服务业。以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广泛开展创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居委会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业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努力发挥社区在扩大就业、方便生活、服务市民、发展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六)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确保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长。今年重点安排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企业技改、社会事业等五个领域5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54亿元。为保证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搞好国债投资项目和重点融资项目的申报和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及各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投入支持,以赢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在我市的最大效应。充分发挥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筹资的主体作用,搞好资本营运,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金。积极争取和用好用活国家及省市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政策,使企业投资总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最大限度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全方位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改善民间投资的社会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转入资本市场,使之成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来源。 

  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坚持不懈地抓好财源建设,不断培植新税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及正常运转。加大依法治税力度,严厉打击偷逃抗骗漏税行为,加强税收监控,确保收入足额均衡入库。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优先保证工资发放、社保支出、政权机关正常运转和法定支出。凡拖欠工资和养老保险金的地方,财政不得投资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准机关盖办公楼、买轿车,领导干部不准出国。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部门预算。深化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财会集中核算和乡镇零户统管改革。加强财经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坚决反对做假帐。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扩大采购范围。强化企业外债还贷责任,努力防范和化解外债风险。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积极培育和引导内需市场。实现富民强市的落脚点就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完善企业用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工效挂钩的工资调整机制,促进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合理增长。将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按时足额发放。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切实保护企业经营者、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守法经营取得的各类收入。落实国家增资政策,确保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增资到位。发展个人信用消费信贷,鼓励居民扩大住房、旅游、汽车、电信、文化、体育和其他服务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深入研究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适应和激活农村市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加大清欠力度,加快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扩面工作,全面启动城镇职工大病医疗和公务员医疗保险,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居民都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稳妥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搞好出中心后与失业保险、城市“低保”的衔接。广开就业门路,创新就业形式,探索弹性大、灵活性强、多样化的就业渠道。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组织指导,做到公平、合理、有序流动。通过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使社会弱势群体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启动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建立救灾工作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社会特困人员给予有效的社会救助。 

  (七)进一步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功能 

  着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大城市骨架。按照一年形成框架,二年配套设施,三年树新形象的目标,加快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通过开工建设李家坊立交桥及隧道,完成大泉路、下陆大道改造等重点道路建设工程,拉开黄石大城市骨架。高标准抓好黄石外滩工程建设,带动沿江地带老城区改造开发,启动城区排渍泵站改造工程,改造团城山公园,逐步改善沿山、沿江、沿湖地区环境面貌。围绕构筑“三纵三横”公路主骨架,加快我市区域内国道、省道及市县重点连通道路的改造和建设,确保阳新月亮湾、星潭大桥建成通车,提升我市主干公路等级。通过加快黄富沿江公路的建设,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开发。山南铁路与西塞电厂同步开工,积极做好川气输黄前期准备工作。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房地产开发,公共资源拍卖、招租、有偿使用,土地置换等方式,增加有效投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土地储备、收购、开发机制,严格执行国有经营性土地出让招标拍卖制度,努力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渠道。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致力于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工作。深入做好分区规划、专业规划的编制。坚持规划的统一管理,维护规划的连续性、法定性和权威性。以建立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城市管理体系为目标,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城市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维护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入实施“洁绿亮美”工程,重点抓好城市立体绿化,大幅度提高绿化覆盖率,实施临街建筑物包装整治,落实门前市容卫生绿化等管理责任制,加大文明小区创建力度,推进小街小巷综合治理,抓紧城区泥巴路和旱厕改造,加强违章建筑拆除,强化城区政府及街道的管理职能,加大城市管理稽查和综合执法力度,对各种脏乱差及马路市场、占道经营进行有效整治。继续实施“畅通工程”,整顿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努力创造整洁、文明、安全、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 

  强化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新污染源的控制和老污染源的治理,限期治理冶钢四炼钢、华新陶瓷厂、袁仓煤矿煤仓粉尘等重点污染源,对市区污染严重的小水泥厂要限期关停,对华新、电厂等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控。磁湖南岸主要排污口污水全部进入截流管网,启动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加大青山湖治理力度,力争两三年内使磁湖、青山湖水质有明显改善。继续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建筑、交通、社会噪声污染的控制,在中心城区禁止汽车鸣笛,今明两年对市区燃煤蒸汽机车全部更换完毕。按要求全面完成黄荆山脉开山塘口关停任务,并逐步恢复各开山塘口的绿化植被。在中心城区开展创建环保示范街活动,加强城区环境质量监测,完成城区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实现中心城区环境质量日报。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搞好乡镇企业和农村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建设。 

  (八)进一步抓好市场秩序整顿,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规范交易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严格规范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违法行为。开展创建“无假货文明示范一条街”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规范流通领域秩序。增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顿。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遵章守纪,依法经营。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信用档案,构筑社会信用制度,使有不良行为者付出代价,声誉扫地,直至受到法律追究。 

  推进行政改革,营造高效便利的行政服务环境。按照加入WTO的要求,清理和废止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性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确需保留的审批项目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规定办事时限。深化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一批收费标准,严禁各行政事业单位下达各种名目的罚没收入指标。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规费负担。在继续坚持为外商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项目代办、收费明白卡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投诉办理及处罚制度。进一步理顺市、区及部门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城区人民政府的作用。强化法律监督,加大舆论监督,鼓励公众监督,对于各种“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对有关当事人和部门实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增强政治责任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健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疏导,切实做好信访、民调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认真落实防范措施,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继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经济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证政法部门办案经费。增强对社会治安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九)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加强全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大力发展社区、企业、校园、村镇等群众性文化。坚持扫黄打非,繁荣新闻出版和文艺创作,发展社会科学,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机制,形成传媒宣传的整体优势。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加大血吸虫等地方病的防治力度,提高全民卫生保障水平。全面实施黄石市“十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水平。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搞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增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做好复员军人、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努力实现“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目标。树立居安思危意识,高度重视人防工作。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做好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十)进一步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巩固市、县(市、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使政府的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和干部交流制度,不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按照“脱钩、分类、放权”的思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坚持市政府组成人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拓宽同人民政协联系的渠道,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的广泛协商,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市政府咨询委员会的决策咨询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的工作。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巩固和规范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制度。坚持从严治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执法活动、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执法公示制和评议考核制,健全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继续深入开展市、县(市)区两级政府“一月一法”学习活动,以各级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企业管理者、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抓好“四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广泛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实施“民心工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从市长做起,从政府组成人员做起,从全体公务员做起,牢记党的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各级领导联系群众的制度,开通“12345”市长热线,完善各级机关、领导干部的群众接待日制度。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府的整体合力和运行效率。通过推行服务承诺制、服务质量反馈卡制、首问负责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变行业作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市民。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减少应酬,集中精力,深入基层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结合上,推动政府廉政建设。加强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严格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致力于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近些年的实践证明,每年办几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在新的一年里,市政府将继续为全市人民办好十件实事。 

  1、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确保进入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进中心签协议享受“三三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57万个,组织安置失业、下岗人员3.22万人。 

  2、实施黄石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新建一批高标准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测站和无公害肉食质量监测站。 

  3、新建和续建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李家坊隧道工程,实施环湖东路改造工程,建设花湖泵站,改造黄石港、中窑湾泵站。新建李家坊立交桥主体工程。续建磁湖路三期、下陆大道、大泉路拓宽改造工程和磁湖污水截流工程,新开工南线三级管网建设。 

  4、加快公路路网建设。确保界浮省道、黄富沿江公路、铁贺省道改建86公里。 

  5、建设一批水利设施。开工建设网湖分洪灭螺控制闸和富池大闸整险加固工程。全面实施“甘霖工程”,解决贫困山区60个村、3万人饮水难的问题。 

  6、继续实施黄荆山北麓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剩余的10家采石场关停任务,并分期做好复垦绿化工作。 

  7、实施黄石市宽带城域教育网建设工程。建成市教育中心网站,初步建成网上办公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教育基础数据库、资源库以及校园商务平台。 

  8、加快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市急救中心大楼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市一医院、二医院、五医院、中医院综合楼。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9、实施拥军工程。为基层连队培训电脑骨干,改造75310部队电网,努力做好驻黄部队随军干部家属的安置工作。 

  10、建设黄石市人才市场。 

  各位代表:宏伟的目标已经制定,壮丽的蓝图正在展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黄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三个代表”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更好地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争创新优势,赢得新发展,为加快推进“三大跨越”,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